2022年,白云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助力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实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连续三年全市考评第一,获评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位居全市第一。成为广州市唯一连续两年荣膺“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的区。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法治广州建设考评逐年进步。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到位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白云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一是理论学习深入扎实。组织全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制定区级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培训、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法治建设专题会议等8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央、省、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科学谋划新时期法治白云建设工作。二是法治创建考评稳步推进。组织82个单位开展法治白云建设考评,圆满完成法治广州建设考评。扎实开展第二批法治街道培育,4个村(社区)成功被确认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单位,大源街大源村拟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升。精准落实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区级工作要点列入区委督办事项。贯彻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邀请高校教授专题解读行政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覆盖领导干部2000多人次。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将学习宪法法律纳入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课程,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学法考试,全区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全覆盖。
二、深化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法治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放管服”和数字政府建设亮点纷呈。率先在全市打造区级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提速办结工单64万件。完善和推广智慧税务、智慧环保等一批智慧应用,成立区数据安全监测与运行中心,成功举办广州首个数据安全峰会“云山论剑”。首创“承诺+现场视频”食品经营许可远程审批系统,最快1天办结,作为典型在全市复制推广,连续两年获市政府督查激励。二是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增强。设立全省法院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展示区,与微信品牌保护团队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在千亿级园区广州民营科技园设立政协委员工作室、驻民科园检察官办公室、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服务中心、为侨法律服务工作站,智慧园区建设体系获评全国优秀案例,为“一园一城一示范区”、“6+6”现代产业集群法治化建设提供样板。三是法律服务集聚态势加速显现。印发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建设实施方案,核心载体广州湾区法务大厦(暂定名)预计年底封顶。稳步运营DAYONE港澳青年智能法律服务基地,成功协办“2022海上丝绸之路法律服务论坛”,全力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三、健全执法工作体制机制,行政执法更加公正严明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一是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有新进展。创建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机制,设立全市首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入选广州市政法领域改革创新项目。统筹评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情况,推动506项行政处罚权全部下放承接到位。二是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加强行政执法指导协调监督,召开协调会议89次,妥善处理消防委托执法等重大执法事项。重拳打击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制假售假、违法建设等领域违法行为。三是行政执法规范水平提升。印发指导类通知文件40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建立行政执法月报制度,编制典型执法案例9期。建立行政执法培训导师制度,组织轮训、案例点评沙龙60场,覆盖全区执法人员超1.3万人次。
四、优化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政府履职更加规范透明
以规范行政权力为重点,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监督体制。一是监督“利剑”愈显锋芒。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政协建议提案389件。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严格落实《政府督查工作条例》,常态化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查,编印《云府督查》17期。二是依法决策质量逐步提升。深刻吸取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教训,及时修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指引,编制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率先在全市制定镇街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区级执法部门、镇街、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司法行政部门全程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三是政务公开便民高效。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164条,高效办理信息公开申请1476宗,市政务服务中心民科园分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政策解读工作连续四年被广州市评为优秀。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更加成熟完善
主动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白云实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品质化新路子,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综合治理,科学划分3454个综合网格,全覆盖组建48个城中村“大党委”、426个经济社“大支部”,做强“白云快递小哥”“平安马甲”等群防群治品牌,不断拓展“调解+”模式,指导设立24个镇街商会调解组织。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0911宗,同比下降4.5%。二是行政复议应诉化解行政争议成效显著。构建行政争议诉源治理白云模式,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5件,其中调解结案率同比提升近13.5%。出台全市首个区级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约78%,远超市的工作指标要求。区政府主要领导主动出庭应诉并促成案件和解,成为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首例。三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健全三防应急指挥系统、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系统等6个信息化项目,建成最小应急单元超3400个。开通疫情防控“24小时在线审查绿色通道”,助力涉疫文件的出台实施。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突发事件哄抬物价、造谣滋事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
2022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如“放管服”改革还需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成效有待提升,高端法治人才引育需加大力度。
2023年,我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为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抓好法治广州、法治白云建设考评及问题整改。三是深化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改革,鼓励创新执法方式,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纠纷主渠道作用,加强诉源治理。四是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五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夯实“放管服”改革成果,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六是加强法治力量建设。全力打造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吸引高素质法治人才和法务机构入驻,切实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白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