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是在保自己和家人,也是在保护左邻右舍、整村村民……”4月21日,广州白云湖街大朗货场工作人员检出核酸阳性。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白云湖街大朗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与辖区居民、企业一起,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同舟共济,齐心抗疫。
快速响应优化服务提升检测效率
2022年4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当日下午,白云湖街即按上级安排通知辖内各村(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大朗联社党委立即召集各经济社社长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核酸检测点设置在哪里?场地怎么布置?人员怎么分工?如何减少居民等待时间?如何分批次有序通知人员避免扎堆聚集?大朗联社党委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不断研究优化。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中明确:采样点应当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场地,可选具备通风条件、独立空间的体育馆、展览馆、学校操场等场地。自然条件允许时鼓励设置室外采样点。因此,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等情况,大朗村将辖内4个祠堂选为检测场地,让本是同宗族纪念先祖及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宜的老祠堂,在核酸检测中发挥新效用。
黄氏大宗祠作为临时核酸检测场所使用
为引导群众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时刻提醒群众要做好防护,确保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大朗联社党委提前为每个检测点分配好驻片组长、采样点负责队伍、安保负责队伍、信息组负责队伍、后勤保障负责队伍、样本转运队伍、志愿者队伍、消杀队伍及灵活补充队伍,为参与群众提供服务指引,分批通知居民外出检测,分工明确的人员部署为现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大朗联社党委还要求各检测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适时调配帐篷等物资,在高温时段,为医护人员配置冰块、风扇等物品进行降温。
大朗村各检测点不断优化组织与服务,使得单轮全员检测从10多个小时缩短至不到5小时,极大提升了全员检测运转效率。
八方支援内外联动合力攻坚克难
4月21日,大朗货场工作人员检出核酸阳性。21日上午,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领导的高度关切下,大朗村成立了由白云区、越秀区领导亲自指挥的大朗专班,下设工作组8个、划分封(管)控区网格18个,指挥部工作组及封控区、管控区每个小组设置至少一名处级干部担任组长,以网格为作战单元,以网格长为一线指挥官,建立了涉疫12345工单处理机制、医疗保障专班运行机制、物资保障工作制度等运行机制,精准服务,满足封(管)控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天,当印有医院名字的大巴车停在大朗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时,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马上就要开始了。“钟南山院士的同事”“香港队”……一个个头衔,标志着医护队伍的专业与强大,白衣天使们不辞辛劳,在工作的间隙驰援大朗,穿上严密的防护服,与全体村民一起并肩战斗。
医护工作者在大朗村委休息
“今天下午我有空过去做服务”“今天需要帮忙吗?”在大朗在职党员工作交流群中,也时常涌现辖内热心居民的询问,甚至有部分群众主动到大朗党群服务中心要求参与志愿服务。这些热心人士经工作人员培训后,就被编入了大朗的志愿者队伍中,齐心协力在各个检测点岗位上发光发热。
此外,大规模核酸检测期间,大朗辖内爱心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捐赠了矿泉水、能量饮料、酒精、手套、口罩、隔离服等各类物资,为大朗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
在300余名党员、400余名志愿者以及各个企业、医护人员的共同支援下,4月30日24时,大朗解除管控、封控,纳入常态化管理。
4月8日至5月26日,大朗累计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28轮,完成核酸检测78万余人次。
“疫”散人安,全力做好“双统筹”工作
“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陪伴我们渡过难关疫情,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好,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这是一封给治安联防志愿者的感谢信中的内容,小作者以稚嫩的笔迹向工作队员们表达了最真诚的感谢和关心。在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中,这种小小的感动不少见,也给工作人员心中送去一股股暖流,工作人员笑着表示“要保管好这封信”,作为这段时光的见证。“守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大朗联社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每个人都把保护村子当作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小朋友给工作人员写的感谢信
随着确诊病例的减少及疫情传播系数的下降,广州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面对新冠病毒变异传播能力增强的严峻形势,大朗上下依然将疫情防控作为近期的重要工作。5月以来,大朗联社党委多次召集各生产社召开会议,研究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工作,分析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以经济社为单位,以“网格化”和“栋长制”为落脚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南方网讯(记者/何雅柔 见习记者/杨旖瑶 通讯员/王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