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白云区纪委监委 > 廉洁教育 > 警钟长鸣
假的真不了
来源: 白云区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6-06-23 浏览次数: -

台上道貌岸然,台下骄奢淫逸;人前温良恭俭;人后乱纪枉法——“两面派”、“两面人”古已有之,但这样的人就在眼皮底下,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有人说,人心隔肚皮,忠奸善恶不容易看清。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诗是好诗,还提出长期观察与考验的试玉、辨才之法,但总的来说,“一生真伪复谁知”,确是难题。

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伪装是所有腐败分子的专长:有的慈眉善目、满脸春风,却是蛀虫;而有的装傻充愣、左支右绌,竟是巨贪……其实不必感到意外,腐败见光就死,捂着盖着藏着掖着,是这类人日常功课。

复杂性更在于,“两面人”也有区别。一种是,入党做官动机本来就是“捞天下”,言行不一或口是心非,是向上爬的不二法门。一种是,有人原本是追求进步的,也做过不少好事,但随着人的演变,从真诚走向伪善,由正派变为邪恶,也少不了两副面孔。

必须承认,考察和识别干部并非易事。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况且干部自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这绝不是说考察和识别干部是无解难题,只能事后遗憾地叹息,不能事前预防甚至把失误率降至最低。换言之,客观真实地考察识别干部,不是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不做的问题。选拔任用条例,对涉及干部考察任用关键环节几乎都做了刚性制度安排,只要认真、较真,当可最大限度识别“两面人”,尽量避免考察失准。相信,有那么多专业工作部门,经验非常丰富,这方面无需多说。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世间之事,假的真不了。

假的真不了,是因为不论怎样伪装,“伸手必被捉”,这是铁律。人只要有动作,就一定会留下信息,留下痕迹,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听其言观其行”的说法,其重点是告诉人们,表态未必真实;识别和考察最可靠的还是看具体行动。一个人平时对待名利、地位、待遇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揽功诿过,热衷虚名;跑官谋官,毫无廉耻;贪图享受,讲究排场……这未必就是违法乱纪,但绝大多数腐败分子或隐或显或多或少都具有疑似这样之迹。在重要岗位上,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会是偶然的和无意识的。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结合一贯表现,仔细观察,不难作出正确判断。

假的真不了,因为存在之事,必有反映。腐败必牵扯方方面面,虽然头绪繁杂,但做了违法乱纪的事,不管埋得多深,藏得多久,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迟早东窗事发。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下罪恶的种子,只能收获惩罚。这也是事物的物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自己的伪装能力自负的人,是最愚蠢的。

在反腐败斗争中,“两面人”的问题凸显,并非偶然,它是不少地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的必然反映,是官场文化恶俗、政治生态不良所滋生的“恶之花”。解决“两面人”问题也必须从端正党风和制度建设下功夫。

“两面派”从来就有,但风清气正、吏治严明,完全可以减少其市场。(米博华)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