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 聚焦民科园

白云快速提升第二针覆盖率

日接种能力突破12万剂次

发布时间:2021-06-25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倒排接种日期、团体预约、做好疫苗接种后勤服务保障……近日,我区在三元里街、棠景街、嘉禾街等9个镇街增设11个区域性大型临时接种点,其余接种点也在扩增改造,快速提升第二针疫苗覆盖率。截至6月23日24时,全区累计接种3100250剂次,累计接种1790503人。全区当日接种78666剂次。


  A

  布点合理

  生态园变身临时接种点,获市民点赞

  日前,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疫苗接种需求,我区快速优化完善疫苗接种点工作方案,寻找合适的临时疫苗接种点。6月21日起,我区分别在三元里街、棠景街、嘉禾街等9个镇街增设11个区域性大型临时接种点,其余接种点也在扩增改造。6月21日至22日,全区接种点由46个增至49个,日接种能力由11.73万剂次增至12.12万剂次。

  6月21日,位于嘉禾街的东粤生态园临时疫苗接种点全面启动,计划将持续运行到7月。作为该街最大的临时疫苗接种点,该接种点地理位置优越,园内环境清新自然,对外来人员流动较多的长红和新科经济联社的居民而言非常便利,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应接尽接”。“这个位置非常好,我们过来十分钟就可以了。”“工作人员很贴心,疫苗接种服务非常高效!”前来接种的居民纷纷点赞。

  “我们提前布置场地,调配电脑、网络设施,从筹备到正式投入使用,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保证了医疗器械、扫码枪、冷链器等重要物资在正式启用前全部到位,现场配备社区工作人员、园区联防队员、党员突击队队员、社工志愿者等约90人,在各自岗位上维持秩序、搬运物资、分发接种知情同意书。”嘉禾街相关负责人说。

  笔者22日在该临时接种点看到,工作人员适时安排接种人员密度,严格落实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等防疫要求,并采取分时段接种措施,避免接种人员拥挤扎堆。接种人员从登记区到进入留观区仅需10分钟时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云医院负责人介绍,该接种点室内面积达1900平方米,排队区域2000平方米,配备11个登记窗口和11个接种台。留观区可容纳约200人,室内均设有中央空调和饮用水。在启动首日,东粤生态园临时疫苗接种点累计接种3119人,预计随着疫苗供应量的增加,接种人数最高可达到 4000人。

  “目前全区疫苗接种倒排日期,只要每日疫苗供应量充足,白云有信心提前完成第二剂接种任务。”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23日24时,全区累计接种3100250剂次,累计接种1790503人。全区当日接种78666剂次。

  B

  环境提升

  两大接种点同日交付,接种能力大幅提升

  自5月防疫警报拉响以来,我区群众疫苗接种热情高涨,部分镇街原有的场地有限,难以满足群众接种需求。在江高镇,针对群众接种需求大的情况,该镇主动作为,联合中铁一局广清项目部等相关部门,扩建区二院高塘门诊部诊疗大厅项目、以及水沥村临时接种点,切实改善接种环境。

  据了解,新建区二院高塘门诊部诊疗大厅,是在原有诊疗大厅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占地面积275平方米,整体采用钢骨架结构,面板采用钢板进行搭设。新建大厅分两个区域,靠近原诊疗大厅的为疫苗接种排队等候区,靠近原医院门诊大厅的为疫苗接种观察区,新建诊疗大厅内照明、排气、空调等配套设施齐全,能够充分满足医院对疫苗接种人员的分流管理。

  笔者在该接种点看到,诊疗大厅各功能区分隔清晰,有明显的导向标识,入口处有智能测温机器人,地上划分了1米线,预约接种的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接种。“来接种第一针的时候还在外面排队,特别热,现在来接种第二针发现环境比之前舒适很多了,很满意。”一名接种完疫苗的群众高兴地说。

  “每天的疫苗接种量是变动的,只要疫苗充足,我们医护人员会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共开设了8个信息登记台和8个疫苗接种台,全天无休,确保当天预约的市民完成接种。”区二院副院长李宏说。

  位于江高镇夏花三路的水沥村临时疫苗接种点也得到了升级,增加了空调、照明等内部设施,环境舒适。“我上班的工厂就在附近,第一针也是在这里打,第二针回来这里感觉环境变好了,排队也不觉得辛苦。”一名接种完疫苗的市民说。

  江高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水沥村临时接种点附近有不少工厂,接种需求大,只要当日疫苗充足,医务人员都会完成接种才下班。据悉,该接种点日接种能力为4000剂次,最高接种量约5200剂次。

  C

  服务优化

  搭建爱心大棚,为接种者遮阳挡雨

  近期以来,广州接连遭遇高温暴雨天气。为顺利推进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各疫苗接种点搭起了大棚,为前来接种的市民遮阳避雨。

  6月22日,笔者来到位于棠景街广东智慧青少年宫临时接种点,看到现场秩序得到进一步优化,党员志愿者和社工指导居民填写接种知情同意书,再由党员突击队员检查补漏,确保信息填报准确、完善。“闸口”前有安保人员维持秩序,通过合理把握人流、优化流程,保证该接种点运转高效有序,减少接种者的户外逗留时间。

  同时,青少年宫外还新搭建了遮阳避雨大棚,居民有了更舒适的体验。由于设点突然,该临时接种点原有排队等待区是由多个简易帐篷联合拼接,难以大范围地为居民提供遮蔽。而新搭建的504平方米大棚足以覆盖整个排队等待区,避免居民被日晒雨淋。大棚两侧还装配有升降帘,有效为居民遮挡飞溅的雨水。

  “从下午2点10分到这里,现在是2点40分。我已经留观快20分钟了。整个流程都有很多志愿者在指引,每一道关卡都井然有序,为大家节省了不少时间。”棠溪居民熊先生说。

  棠景街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姚峰介绍,为了保障集中接种顺利进行,街道从苗、人两方面做好后勤保障。如每天根据人数预估第二天接种量,确保疫苗供应到位;通过短信、居委动员群众分时段分阶段进行接种。尤其在人少时,主动发动力量及时到各社区通知群众接种疫苗。“这两天,我们搭起雨棚,应对恶劣天气。”

  在民科园,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也被改为临时疫苗接种点,为园区企业员工和周边村民提供更优质的疫苗接种服务。笔者在现场看到,民科园党群服务中心外搭建起蓝色的大帐篷,并用铁马有序分割,前来接种的人员在此排队等待入场。在志愿者、保安等工作人员的协调指引下,接种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我们上午主要为企业员工接种,下午为周边村村民接种,分时段分阶段分人群进行接种,根据当日疫苗配送量来安排接种人数,最近每日稳定接种1800人次左右。”民科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前期下企业走访调研时了解到,部分重点企业反映员工数量多、疫苗接种预约难等问题,便多方沟通协调,申请在园区内开设临时疫苗接种点,为区内重点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向周边村民开放接种服务。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