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 聚焦民科园

区政协委员、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昆: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 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布时间:2023-05-16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这正是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昆与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富有温度的讲话,让人如临现场、深感振奋,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感触良多。”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也是白云区政协委员,朱昆表示,接下来,自己将继续带领团队创新研究技术、做好产品,加速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白云区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上下游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加速“跑”

  “我们正在开展激光加速技术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超强超快的激光打靶,产生激光等离子体,从而将质子加速到很高的容量,应用于癌症治疗中。”朱昆介绍,近期,他正与团队围绕国际领先的飞秒激光、激光加速器和粒子束等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深度研究与成果转化。

  早在2020年8月,我区就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落户白云两年,该研究院就获评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获得最高标准的资助。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并实践的。目标是在医疗、电子信息、工业、先进材料等领域,通过产学研用,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助力白云打造高端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集群。

  朱昆介绍,除了基础与应用科研工作外,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发展的重心,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动产业化进程。目前,该研究院已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孵化了8家上下游服务企业。例如,有专注真空镀膜工艺与设备研发的等离子体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中空纤维纳滤膜进行水质提标的北纳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基于飞秒无标记影像设备实现肿瘤快速筛查的飞秒激光研究中心(广州)有限公司,提供超精密抛光装备和全工艺链制造解决方案的广东精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像广东精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做精密模具制造的企业,是激光产业非常重要的上游配件供应商,能够生产高精密的光学元件。而等离子体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就是以等离子体技术进行表面处理,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有2000多万元的订单,今年计划营收争取达到一亿元。”朱昆介绍,自研究院落户,白云区就给予了惠企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有助于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知识链驱动创新链,以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打通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建议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人才驱动助力创新驱动

  今年,朱昆被评为“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从业多年,他感叹科技工作者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可以说天时地利都已具备,核心就在“人和”的部分。朱昆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为此,朱昆提出,应当树立柔性引才理念,创新柔性引才方式,支持通过规划咨询、项目合作、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在人才引进方面,他建议政府及研发机构建立人才驿站,推行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专家制度;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措施,柔性引进人才与本地同类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政府要进一步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痛点,同时在政策和制度上持续创新,精准施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朱昆表示,在激光等离子体产业链的发展中,专注于硬科技赛道的基金供给相对较少。特别是缺少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驱动产业链集群发展。相应地,产业化相关的多元人才供给不足,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汇聚人才,加速建设产业人才高地。

  朱昆还提到,作为白云区激光等离子体产业链的链主单位,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未来几年谋划打造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园区,与广州产投集团合作成立硬科技产业基金,不断强化平台服务,深化产业运营,加强链主链长、链内链外的协同,从关键技术、人才、资本、产业资源、专业服务等各个层面为企业赋能,目标是以平台聚势,以产业园为载体,以产业链为主线,帮助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创新引领、结构优化的百亿级产业生态体系,促进白云区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白云时事 文/肖惠津 图/杨赤岗

  朱昆(左一)与技术人员交流项目进展。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