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缆电缆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林彦军教授团队合作推动国产高质量电缆新材料的产业化落地,白云电气集团成功服务白云区多个化妆品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这是广州民营科技园(以下简称“民科园”)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果展现。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民科园切实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外借动力、内激活力,多举措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链,并着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促发展,内外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广东南缆电缆有限公司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研发“可陶瓷化橡胶电缆材料”进入工程化阶段,并和北京化工大学院士团队成功对接某阻燃剂改性应用研发合作。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成的又一个技术转移项目。
2023年以来,民科园以畅通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抓手,调研企业技术需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企业与专业化创新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供需精准对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据悉,在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牵线搭桥下,广州半径电力铜材有限公司为提高半径电力主要成品母线槽耐火性,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开展定向研发;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孵化的首家产业公司——等离子体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条光学镀膜连续性实现产业化。在技转平台的推动下,科技需求与最新科技成果开启“双向奔赴”,科研机构、高校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在此碰撞,多项合作由此开启。
据了解,2021年6月,我区引进北京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民科园与该公司高标准搭建了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面向企业实际经营需求、成果转化关键瓶颈,提供技术转移解决方案。“以民营企业为中心,解难题、办实事,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平台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北京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湾区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谭保罗介绍。
该平台通过“走访、问诊、对接、落地”等手段,为企业导入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全国优质科技成果。自启动运营以来,该平台已服务专精特新等重点民营企业150余家,联合本地优质企业与中科院过程所、国家纳米中心等高校院所共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2家,让科研成果在企业内部孵化结果,三方签署联合研发协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带动产值增加上亿元。
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民科园积极引导园区龙头企业白云电气集团建立孵化器,对接上下游各项资源,推动科技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为民科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本,同时也是我区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龙头之一,白云电气集团基于自身数字化的实践,将数字化工厂打造为数字化能力的孵化厂、试验田,培养了一支50多人的专业数字化团队,孵化了广州市云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谷数科”),并开始为上下游企业赋能,对外提供数字化工厂、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数字化一站式服务和解决方案。
“云谷数科继承了白云电气多年来‘两化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致力于智能化生产技术研发及应用,可通过配套提供立体仓库、AGV自动引导车、智能机械手、一体机等智能设备和自动化产线集成,帮助企业工厂生产管理实现全过程的透明化和数字化,实现敏捷生产、敏捷物流和敏捷运营。”白云电气孵化器运营经理何冬冬介绍。
2023年以来,白云电气孵化器已成功服务我区多个化妆品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运维、自动化仓储物流、柔性化生产等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白云电气集团累计培育超120家科技型企业,孵化项目超300个。
打好“组合拳”,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民科园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围绕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解难题、促发展,紧密联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实际,打好“学习赋能”“暖心服务”“实干聚力”三套“组合拳”,提供精准服务,助推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2023年11月9日,民科园组织园区企业代表走进比亚迪深圳总部参访交流,学习比亚迪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也是民科园搭建“学习赋能”平台,以务实管用的方法推动理论学习的有力措施。据悉,2023年以来,民科园通过小型分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政策宣讲直通车”,举办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建设等培训交流会近20场次,解读“民营经济31条”政策法规、企业培育理论知识,为园区企业充电赋能。
为搭建政企“连心桥”,民科园还实施“百名干部联百企”行动,落实区领导带头直接联系、行业党委重点联系、属地党(工)委普遍联系机制,全覆盖走访联系299家规上工业企业,跟踪解决企业市场开拓、融资增资、用工用能等问题,助力企业提振发展信心。2023年以来,民科园帮助404家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完成申报认定,获得融资金额超200亿元;建成339套人才公寓,解决1100名产业人才落户、615名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为“三新”群体提供宜居宜业环境。
依托全产业链大党建融合机制,民科园设置了348个党员示范岗,组建了41支党员先锋队,引导园区党员在革新技术、开拓市场、产业升级等重点项目中当先锋、作表率。同时,发挥“三新”党员面多线广、来自五湖四海等优势,创新建立组团式招商机制,推动园区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匹配。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轨道交通、激光及等离子体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园区新引进企业378家、同比增长36%,落地浙江富特新能源汽车等58宗重点项目,总投资额191亿元。
民科园管委会副主任程雪萍表示,接下来将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持续提升“三新”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激发“二次创业”再出发的精气神,以高水平建设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白云时事讯(周亚君 民科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