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金沙街 > 街道宣传

金沙街刚柔咏春拳“打”入白云非遗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金沙街 字体大小:

  通讯员:全碧芳、石建华、董思言

  以柔制刚、以快打慢、借力打力……在金沙街刚柔咏春拳馆里,74岁的非遗项目咏春拳传承人韩炳祥打起咏春拳,依然精神矍铄,动作敏捷,身手灵活。作为广州咏春拳的重要分支,刚柔咏春拳在白云区传播已经有大约50年,并在2022年被选为白云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咏春拳(白云)。如今,咏春拳在白云区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传播。

  传承人年过七旬,仍活跃在教学一线

  “学咏春,一定要领会刚柔的精髓,以弱御强,借力打力……”在位于金沙街凤冈西前街的刚柔咏春拳馆,记者到访时,韩炳祥正在木人桩前专注地教导学员湛洋、赵君然练习拳法。74岁的韩炳祥,精神矍铄,身手敏捷。他告诉记者,拳馆里的木人桩“手”呈较小夹角,更有利于习练者综合开展身、手、马的练习以及近身消打训练。他练习咏春拳有50多年了,现在还坚持在一线教导学员。

图片1.png

  “因为常年练武,我现在还是健步如飞,眼睛没老花,头发白得也不多。”韩炳祥提到,练习咏春拳益处多多,而且多一个人教导学员,也就更多一份咏春拳的师徒传承、学员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咏春拳。

  “不但能强身健体、自卫,还让我更有自信。”广大附中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湛洋练习咏春拳已经有四年半,已经学习掌握了不少的拳理、拳法、技法,并打算一直坚持下去,让咏春拳成为自己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韩炳祥介绍,咏春拳是一门传统武术,是一门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用于防身,在生活上实用性非常大。目前,除了他自己,还有女儿韩曼莉、嫡传弟子赵飞也在积极进行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活动。

  “金沙街这里的习武氛围不错,群众基础也比较扎实。”赵飞告诉记者,自2018年刚柔咏春拳总馆成立起,他们就持续开展咏春拳的传承、保护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强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传承。他们还广泛吸纳学员学习咏春拳,和荔湾区少年宫、市内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至今已培育学员逾万人次。

  盼咏春拳在白云有更好的传承

  “咏春拳在白云区的传播,大概有50年了。”对于咏春拳在白云区的发展脉络,韩炳祥如数家珍,他提到,其源流和佛山咏春拳源流相通,都是以“严咏春名字命名拳说”为本脉起源,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中叶。后经过梁博俦、陆锦、冯少青、阮奇山等人代代相传,19世纪末传入广州。

  作为广州咏春拳的重要分支,咏春拳(白云)的传承脉络和岑能咏春宗支相承。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岑能在广州多个工会组织授拳行医,岑能咏春宗支陆续在广州市各区开枝散叶。

  20世纪60、70年代,师承岑能的韩炳祥等人开始习练和研究咏春拳,并逐步归纳形成刚柔特色的咏春拳风格。20世纪80年代,广州市武术协会咏春拳会成立,会址设于白云区沙涌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咏春拳的宣传推广。2018年刚柔咏春拳总馆在金沙街成立,并辐射影响白云区辖内其他周边街道。

  多年来,韩炳祥、赵飞坚持“以柔制刚 刚柔并济”拳法技法的核心纲领,又在岑能咏春的基础上,对咏春拳的拳理、拳法技法进行深入发掘、总结和整理,陆续形成刚柔特色的拳术风格。

  作为嫡传弟子、刚柔咏春拳馆馆长,赵飞练习咏春拳已有14年,是推动咏春拳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赵飞不仅展现了咏春拳的精髓,还融入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最终荣获二等奖。

  赵飞注重因时而变,研究出了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实用性习练教学方法,为不同阶段的习武者,制定对应水平的对练方法,大大提升了练习咏春拳的趣味性。“白云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尚武、习武的氛围浓厚,希望咏春拳在白云区有更好的传承传播,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健康生活方式。”谈及未来发展,他满怀期待。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