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7日,南医大社区开展公益旗袍摄影活动,吸引辖区百余位女性居民参与。活动通过引入“社区合伙人”机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圆梦银发居民的“时尚大片”
“奶奶,看这里,对,笑一笑!”摄影师半蹲着调整镜头,轻声引导着对面86岁的张奶奶。她身穿优雅旗袍,抿了抿鬓角的银发,将油纸伞轻倚肩头。“咔嚓——”快门声响起,镜头定格了一张布满皱纹却神采飞扬的脸。
这是南医大社区公益旗袍摄影活动的温馨一幕。活动期间,社区特别改造的“摄影棚”迎来了一百多位女性居民。专业团队为居民提供从妆造到拍摄的全流程服务,让这些鲜少有机会拍摄艺术照的居民体验了一把“时尚大片”的拍摄过程。
活动的缘起要追溯到南医大社区去年深入开展的居民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超过50%的老年女性居民表达了拍摄艺术照的愿望。“很多老前辈们她们身穿军装,为部队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青春,还没有机会穿上旗袍拍下一张艺术照。”社区居委会陈主任介绍道。
正值三月“学雷锋服务月”,南医大社区在服务女性居民方面,没有选择常规的插花、手工活动等,而是从十余家报名的“社区合伙人”中严格筛选出一家专业摄影机构,为居民提供“美育赋能”特色服务。筹备活动前期,居委会工作人员反复与摄影机构沟通,量身定制活动方案,确保本次活动的服务能够精准到位。
戎装换旗袍展示别样风采
家住军休三所的王奶奶留意到居民福利群的旗袍活动通知后,第一个报了名。曾在第一军医大学担任高级实验师的她,脱下戎装三十余年后首次尝试旗袍装。“孙女总说我穿旗袍肯定好看,可我自己也不会张罗这些啊。”活动当天,她特意戴上珍藏多年的珍珠耳环。当志愿者带她坐在电脑前欣赏摄影成片时,她笑得合不拢嘴:“真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拍出这么好看的照片!”
同样是退休军官的李奶奶对旗袍活动也赞不绝口:“就像体验了专业时尚拍摄,社区组织的活动很给力啊!”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历练了她们英姿飒爽的气质,而旗袍又展现出她们优雅的别样韵味。从戎装到旗袍的转变,不仅圆了老人们的心愿,更让她们感受到社区无微不至的温暖关怀。
探索合伙人机制提升服务品质
南医大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面向社会发布“合伙人招募令”,从二十余家报名机构中遴选出专业摄影团队。“我们既看重机构的专业能力,更注重其服务意识和居民口碑。”陈主任强调。筹备阶段,社区居委会与合伙人召开多次协调会,针对老年人特点优化服务流程:安排志愿者全程陪同,提供专业的摄影和化妆造型,确保参加的居民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服务。
活动现场,化妆师半蹲着为一位听力不太好的老人描眉画眼,细心反复调整直至满意,这样的暖心场景随处可见。“她们指导几个动作怎么摆啊,都很耐心,化妆时那份贴心劲儿,就像自家孩子。”77岁的邓奶奶感动地说。
陈主任表示,通过“社区合伙人”这一创新机制,我们实现社会资源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既满足老年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真正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更具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