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
云府办〔2019〕6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19〕83号)精神,我办制定了《广州市白云区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各镇街、各部门要以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健全本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强化专职人员配备和工作保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二、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关切。围绕三大攻坚战、“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改革以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等重点领域,及时公开群众关注的政府信息。
三、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对照工作任务、评价标准,研究细化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加强实施过程的协调督办,确保取得工作实效,落实情况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22日
广州市白云区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
| 工作任务
| 评价标准
| 责任单位
|
一、着眼稳定预期,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
| |||
(一)深入解读重要政策措施
| 1.全面公开、精准解读重要政策措施。
| 1.评价各单位当年政策文件公开和解读的数量、比例、及时性及效果。
2.主动公开文件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挂网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必须在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发布,100%开展政策解读。
3.不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政府政策措施,各单位要主动解读,区政府办公室将根据实际需要点题解读,完成情况纳入评价。
| 各单位
|
2.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
| 1.评价各单位政策解读是否做到“三同步”。
2.规范性文件送审时未同步报送解读材料的,作退文处理。
3.评价规范性文件网上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解读材料是否关联公开。
| 各单位
| |
3.加强对涉及民生、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解读。
| 评价各单位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落实情况;当年政策文件公开和解读的数量、比例及效果;组织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推介会等情况;组织报送政策宣传解读优秀案例情况。
| 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科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投资促进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
| |
(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 1.对政府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政策文件,牵头起草部门要认真做好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制定应对处置预案。
| 评价对相关政策文件,是否有开展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制定应对处置预案。
|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各镇街、各部门
|
2.将政务舆情回应作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重要环节,落实舆情回应的主体责任。
| 1.评价舆情回应的整体情况(数量、效果等)。
2.考核是否有应该回应而没有或不及时回应的情况。
|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各镇街、各部门
| |
3.围绕经济社会热点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加强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回应。
| 评价热点堵点痛点舆情工作开展情况。
|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各镇街、各部门
| |
4.加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风险源头研判,增强回应的针对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评价各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
|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各镇街、各部门
| |
(三)增强解读回应效果
| 1.探索运用政策简明回答、网络问政、政策进社区等方式,进行立体式、多方位解读。
| 评价各种解读方式的实际开展情况(项目、时间、方式)。
| 各单位
|
2.要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提升解读的准确性、权威性、贴近性。
| 评价专家学者解读情况(解读人、项目、时间)。
| 各单位
| |
二、强化权力监督,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
| |||
(一)推进重要决策公开
| 1.出台和调整政策要加强与市场沟通,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主动向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问计求策。
| 评价面向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征求政策意见的情况(项目、时间)。
| 区科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市场监管局、投资促进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镇街、各部门
|
2.推进重大决策预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等,通过听证座谈、网络征集、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 评价公布决策草案和听取意见的情况(项目、时间)。
| 各单位
| |
(二)推进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 1.公开政策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各单位
|
2.公开督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并公开问责情况。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区政府办公室、区审计局,各镇街、各部门
| |
3.公开决策执行的效果评估及调整完善情况。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各单位
| |
(三)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
|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利用统一的执法信息公示平台,集中向社会依法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途径、执法结果等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载体、项目、数量)。
| 区司法局牵头,各单位负责
|
2.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的群众意见反馈互动机制。
| 评价是否建立机制及实际运行情况。
| 区司法局牵头,各单位负责
| |
三、聚焦政策落实,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
(一)加强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
| 1.及时依法公开企业融资、政府债务相关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
2.做好扶贫政策举措、扶贫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相关财政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等信息公开工作。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区科工商信局、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各镇街、各部门
| |
3.围绕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治理黑臭水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等方面,做好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区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各镇街
| |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 1.做好减税降费、“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压减行政许可、清理规范基层各类涉企乱收费项目、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
| 评价公开的情况(内容、时间、载体)。
| 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住房建设交通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 2.健全新型监管机制,将检查处置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公开。
| 评价在信用系统和网站公开检查处置结果的情况。
| 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等单位参与
|
3.推行办事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
| 评价办事服务事项一站式公开的数量和占比。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 |
4.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
| 评价证明事项公开情况(数量、时间、载体)。
| 区司法局牵头,各单位负责
| |
(三)强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
| 1.公开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就业供求信息、就业专项活动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
2.公开区级中职院校考试招生信息、奖助学金政策。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区教育局,各镇街
| |
3.及时公开义务教育信息,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的相关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
4.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公开药品安全、疫苗监管信息,公开医保监管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区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分局
| |
5.公开征地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区土地开发中心、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各镇街
| |
(四)细化财政信息公开
| 1.公开财政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载体)。
| 区财政局牵头,各单位负责
|
2.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定期公开地方政府债务等信息。
| 评价公开的情况(机制、内容、时间)。
| 区财政局
| |
四、优化服务功能,加强公开平台建设
| |||
(一)推进政府网站优质规范发展
| 1.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和信息发布审核。
| 评价政府网站和信息发布错误情况,倒查审核把关责任。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负责
|
2.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任务。按时按质推进我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迁移工作。
| 评价完成情况。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
3.按照国家要求,加快各地各部门政府网站与中国政府网互联互通。推进省市区三级政府网站联通工作。
| 评价推进情况。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
4.做好机构改革后政府网站新建、整合、改版、迁移等工作。
| 评价完成情况。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
5.按上级要求开展政府网站域名集中清理及区政府门户网站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改造工作。
| 评价推进情况。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
(二)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 1.理顺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做好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等工作。
| 评价机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2.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加强政务新媒体与本地区融媒体中心的沟通协调。
| 评价推进情况。
| 各单位
| |
(三)推进政府公报创新发展
| 1.办好政府公报电子版,逐步推行政府公报移动端展示。
| 评价工作情况(机制、载体等)。
| 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参与
|
2.建设政府公报网上数据库,推进历史公报入库管理,向社会有序开放。
| 评价推进情况。
| 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国家档案馆参与
| |
(三)推进政府公报创新发展
| 3.由政府公报统一刊登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
| 评价落实情况。
| 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各镇街、各部门参与
|
(四)加快办事大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1.梳理编制并公开进驻办事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
| 评价落实情况(事项公开率、公开内容准确率),对发现该公开未公开或公开不准确的,作扣分处理。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单位参与
|
2.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积极开放政务服务入口。
| 评价推进情况。
| ||
3.清理整合政务热线,推动政务热线与政府网站互动交流系统互联互通,解决政务热线电话号码多、打不通、无回应等问题。
| 评价推进情况。对发现政务热线电话打不通、无回应的,作扣分处理。
| ||
五、提升工作质量,完善公开制度规范
| |||
(一)强化组织领导
| 1.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 评价各单位领导小组组建及履行职责情况。
| 各单位
|
2.严格落实把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的要求。
| 评价落实情况。
| 区委编办、
区政府办公室
| |
3.加强政务公开机构建设、专职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
| 评价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履职情况。
| 各单位
| |
(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
| 1.开展政务公开培训。
| 评价开展培训情况。
| 各单位
|
2.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数量上提升,质量上优化。
| 评价主动公开整体情况(数量和质量)。
| 各单位
| |
3.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 评价工作情况(败诉率等)。发现未按时依法答复申请人的,作扣分处理。
| 各单位
| |
4.及时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 评价政务公开制度修订完善、政务公开指南修订、公开内容补充完善、公开申请告知书模板修订及应用等情况。
| 各单位
| |
5.建立健全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并加强指导监督。
| 评价相关制度的建立情况及实际运行情况。
| 区直各部门
| |
(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
| 6.加强对新条例的宣传解读,组织开展新条例的普法活动。
| 评价条例宣传解读及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 区政务公开办、司法局、各镇街、各部门
|
(三)推广基层政务公开试点成果
| 1.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实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指导文件,构建政府重点信息公开标准化机制。
| 评价实施情况(国家文件印发后)。
| 各单位
|
2.积极探索创新,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面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水平。
| 评价工作情况(经验、做法、成效)。
| 各单位
| |
(四)加强相关基础工作
| 1.依法公开本机关的“三定”规定等信息,及时制定更新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 评价“三定”规定及主动公开目录的更新和公开情况。
| 各单位
|
2.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台账。
| 评价文件数据库的运维情况。
| 区司法局牵头会各单位,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 |
3.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质量。
| 重点评价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是否纳入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以及年度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
| 各单位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