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司法局 > 法治宣传

锦旗背后的故事……(图)

发布时间:2005-07-14 来源:白云区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大小:
 
  今年6月的一天,白云区三元里街司法所所长孙万明同志收到了一面写着“护法维权,扶苗育人”的锦旗,送锦旗的一位母亲紧紧握着孙万明的手不放,连声激动地说:“感谢孙所长,是你为我的儿子点灯指路,他才有了今天……”
  这面锦旗的故事还得从5年前讲起。2000年,当时还是广北中学(后更名为三元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的李某某,原本是一个快乐无忧、安守本分的好学生,然而,由于父亲在外面包了“二奶”,长期不回家居住,父母为此经常吵架、闹离婚,家无宁日。家庭环境的变化深深影响了他,他变得无心上学,经常上学迟到、早退、旷课,还结交了许多社会上的不良“朋友”,经常一起去打架、喝酒等,也不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劝说,如不及时回头,将来很可能会走上歧路。学校和他母亲对他的这种变化都感到非常焦急,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但都没有使他转变过来。孙万明同志通过在学校召开后进生帮教会了解到李某某的情况后,凭他多年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经验的直觉认为,这个孩子也许因为受伤太深,已经把自己的心门紧紧地关上了,要做好帮教工作,关键是要用心、用情来打动他,使他开启心门。于是他放下“师长”的架子,和李某某交上了朋友,经常到他家中家访,与他的母亲一起开导他,同时要求父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要因为大人的矛盾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平时,只要有空,孙万明同志就会给李某某打电话,了解他的思想情况,教育他做人的道理。由于态度热情、恳切,李某某心理防线渐渐解除了,他亲切地称孙万明同志为“孙叔叔”,经常主动打电话汇报思想情况,学习、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也不再和不良“朋友”来往了。2年过去了,2002年李某某初中毕业后,还考上了一所职业中学。高中毕业后,李某某参加了工作,还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并于今年参加成人高考被某大学录取,他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李某某和他的母亲都非常高兴,连忙请人制作了这幅锦旗送给孙万明同志,以感谢他多年来的帮教。现在,孙万明同志和李某某一家还保持着联系。
  青少年帮教工作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事,既要讲方法,更要讲耐心,讲责任心。这是孙万明同志十多年帮教工作的心得体会。他1988年加入司法行政队伍,一直担任法律服务工作者直至司法所长。他认为,要做好青少年帮教工作,仅仅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经常从报刊、杂志上剪摘大量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新闻、案例等做成剪报,还积极自学了青少年心理学等各种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此外,由于基层司法所肩负着繁重的维稳任务,要做好青少年帮教工作,需要在工作之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是不行的。十多年来,他就是凭着这股责任心,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一共帮助了20多名“失足”青少年走出了人生的岔路口,积极地改变着他们的人生。
  如:2000年,年方13岁的三元里中学初一级女生李某,因父母离异而自暴自弃,对母亲和老师的教育存在抵制心理,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常常夜不归宿,最后发展到与同村一位19岁的男青年同居,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孙万明同志了解情况后,立即找她单独谈话,给她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大人的情感不是小孩轻易能看得懂、想得清的,教育她不要太早涉足感情问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向她分析指出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没有达到同居生活的条件,一旦出了问题,身心会遭受严重摧残,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从法律上向她解释不满14周岁的少年与异性同居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经过多次的耐心教育和跟踪帮教,李某终于正常上课、回家居住了,成绩也有了长进。孙万明同志还找到那名男青年,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指出其行为已严重违反《刑法》的规定,如再执迷不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名男青年接受了批评,承认了错误,最后再也没有纠缠李某,使李某能够安心地学习和生活了。
  又如:2004年,三元里中学初一年级一位姓冯的女生经常旷课,多次离家出走,最长时达一个月的时间,孙万明同志和家长到处寻找都未果,直至初二学期开学前一天,才发现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孙万明同志知道后,立即赶到冯家,对冯某进行心理辅导,纠正其心态,要求她按时上学、回家;同时要求她母亲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平时要关心、爱护孩子,不要粗暴打骂;还建议学校给她补课,要求同学、班干部关心和帮助她。除此之外,孙万明同志还与居委会的两名志愿者(广州大学学生)利用节假日对冯某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经过两个多月10多次的家访,冯某终于走上正轨,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她的学习成绩已达到全年级的中上水平。学校校长评价说:如果她能坚持到中考,考上高中不成问题。孙万明同志对此满怀欣慰。
  长期以来,由于孙万明同志帮教的学生多,帮教效果好,已经成为当地青少年学生的课外“辅导员”,他所在的司法所的电话也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咨询“热线”。平时,学生们遇到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就会打电话来向他咨询,他都能热情、耐心地向他们讲解,还特别讲解青少年的心理行为规范、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后果等知识,教育他们分清是非,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对于家长的咨询,他主要跟他们讲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知识,以及作为家长如何树立榜样,关心、鼓励、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习和生活。学生和家长们对他的讲解都心服口服,帮教“热线电话”成了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们的贴心热线。经过他教育帮助的学生,都改正了缺点,没有一个发生违法乱纪现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5年来,他担任法制副校长的三元里中学没有发生一起学生犯罪行为,中考成绩年年获得白云区第一名,并连续5年获白云区教育一等奖。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