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审计局 > 审计之窗

镇街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8-22 来源:周友来 字体大小:

  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的快速化发展,位于城市市郊或城乡结合部的镇街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和管理经营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市值同样处在快速上升通道,升值潜力巨大。但是从近几年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镇街在集体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且有些问题长期积累无法解决,如土地、房屋建筑物的产权不明晰,历史遗留问题多。同时还存在经营管理不善、利益寻租空间大,部分集体资产流失,有的已成为审计监督的盲区。这些无疑给集体资产的管理经营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需要格外引起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

  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流失风险高。区对镇街的企业及物业没有统一管理的机构和相关制度,由镇街各自为阵,多数镇街资产管理如登记、建账、盘点、出租、处置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家底不清。大量的资产存在账实不符,许多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有的镇街资产无偿提供给所属企业出租。

  资产管理不规范,寻租空间大。从审查大量的经营合同中发现,在合同签订程序、合同条款与内容、合同租赁价格和应收出租收入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物业租赁期普遍超过法定期限,部分物业租赁合同到期未及时续约,也有合同未到期就签订新的长期合同。

  对企业监管不到位,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镇街对企业人、财、物的管理缺位,主要对企业重大决策、合同签订、财务监管、资产收益收缴、管理人员考核及薪酬等监管不到位,企业自身内控机制不完善,存在风险隐患。有的企业收入不申报纳税或虚增经营成本,偷税漏税;历史债务多,债务风险大;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有的建设工程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

  措施与对策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发挥好区级国资局(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配齐管理机构和人员,厘清管理职责,完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抓住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国企改革和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新政策新制度新规定的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镇街属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规范集体资产的处置和使用,进一步理顺资产产权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使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一致;进一步规范镇街属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将镇街属集体资产纳入“三资”平台进行出租、出让。加强小区配套设施的资产管理,及时办理小区公建配套物业的产权手续,明确日常管理主体职责,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功能投入使用。

  将清产核资工作并制度化、经常化。清产核资是镇街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摸清底数,才能规范管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涉及众多利益主体、触碰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各级主事者应慎重对待、把握分寸,扭住主要矛盾焦点不放松,讲究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清产核资的核心问题,在于全方位摸清土地、房屋实物资产,合同资产与财务资产,并让实物资产、合同资产、财务资产实现逐一对应、不留盲点。清产核资的工作路径,应强调街镇的主体作用和主体责任,区级对口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设定原则、确立方向、探索试点、总结经验、抽查核实等统筹指导上,不能越俎代庖。要定好纪律规矩,运用好公开法宝。在工作程序上,要设计简单易行、简洁易懂的公开方式,或张榜公布,或开会解释。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对工作不尽职尽责,上报提供资料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行为,要追责问责。

  加强镇街属集体企业监管,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积极探索镇街集体企业改革,完善集体企业管理制度,改进集体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经营性集体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镇街属企业管理层薪酬、利润分配标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会计核算、纪检监督和绩效考核,强化损失和监督工作责任追究。推进集体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地披露集体资产整体运营、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情况。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