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掐丝珐琅
流光溢彩,典雅高贵
传承数百年
吸引古今无数人驻足观赏
细看作品
每一抹色彩,都恰如其分
每一丝铜线,都细致妥帖
每一个作品里
都凝聚着匠人的专注和心血
可以说成就景泰蓝价值的
不只是器物的名贵
更是手艺人的匠心
2024年11月16日,由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享非遗·乐有余”2024年白云区非遗传习传播系列活动之“蓝韵天成——景泰蓝掐丝珐琅画非遗体验活动”在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白云区非遗展示空间圆满落幕。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本期活动由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丽老师担任主讲,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走进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体验它的制作工艺,留下一段与景泰蓝的美好回忆。
听历史回响,探秘景泰蓝文化
活动伊始,梁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景泰蓝作品,以此拉开了本次非遗探索之旅的序幕。随着梁老师讲解的逐步深入,关于景泰蓝的起源、工艺流程以及它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所铸就的辉煌成就,一一呈现在现场观众的眼前。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时空,与古时的匠人开启了心灵的对话。
赏匠心独运,体验掐丝技艺
制作景泰蓝掐丝珐琅画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7道工序,极其考验耐心和专注力。现场观众首先体验的便是掐丝环节。在梁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拿起铜丝,按照图纸的线条方向来勾勒图案的轮廓。有的参与者手法灵活,仿佛是天生的掐丝高手;有的参与者手法略显生疏,但也在梁老师的教学下逐渐掌握了技巧。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认真和专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掐丝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
观色彩绽放,点蓝绘就珐琅画
等到点蓝环节,参与者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创作。大家从五彩颜料中挑选喜欢的颜色,将其搅拌、填充到已经掐好的铜丝边框中。有的参与者早已构思好颜色的分布,有的则陷入沉思,细细研究着图案,希望做出更多的图案与色彩的碰撞和创新。一时间,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
活动渐近尾声,大家的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作品也逐渐完成。现场参与者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与梁老师进行更多的技术交流,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杰出代表,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和装饰效果。这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魅力,也在大家心中种下一颗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种子。后续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推出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市民朋友感受到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