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委宣传部 > 文化长廊

梅花园:凄美百花冢今日何处寻

梅花园:凄美百花冢今日何处寻

发布时间:2017-01-22 来源:方洽旋 字体大小:
    梅花园地铁站、梅花园商业广场、梅园路……在京溪街梅花园,竖立着一栋栋带有梅花园印记的建筑,纵横着一条条与“梅”字有关的大街小巷。现在的梅花园商业气息浓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这里面又有几人知道,曾几何时,这里只是一个小小山坳。数百年前,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文/方洽旋 图/杨凯
通讯员/孙永彬

现在的梅花园商业气息浓厚,人来人往。
现在的梅花园商业气息浓厚,人来人往。

“百花冢”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百花冢”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是小山坳 传闻遍地梅花

    “梅花园原来不叫这个名字,是叫梅花坳。”住在梅宾北路的村民李伯说,这里原来只是白云山下的一个小山坳,传说种满了梅花,才得名梅花坳,曾经有游客跟他问路,问哪里有梅花可以看,他只能无奈地回答这儿并没有梅花。
    梅花坳位于白云山东麓,现在白云山上依然有梅花谷,每年吸引不少游客观赏,历史上的梅花坳或许真的种满了梅花,但时至今日却已无处寻迹。
    梅花坳何时更名为梅花园,这个不得而知。然而梅花坳这个名字可是确确实实被登载于《广州府志》、《楚庭稗珠录》等史册上的。清乾隆年间的《楚庭稗珠录》载道:“百花冢在白云山麓梅花坳,粤妓张二乔葬处也。”百花冢正正就位于现在的梅花园一处偏僻地带,这就证明了,梅花园便是史书上的“梅花坳”。
    这个百花冢又是什么来头?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百花冢是明代名妓张乔之墓,该墓就位于现在的梅园路122号。

凄美百花冢 深掩羊城“梁祝”

    关于百花冢,其中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被称为广州版“梁祝”。
    百花冢的墓主人张乔为明代一名妓。张乔生性聪慧,能歌善琴工画兰竹,尤好诗词,现有诗词集《莲香集》遗世。
    张乔生前在一次卖唱中遭豪强欺负,后被半路而过的番禺名士彭孟阳所救,自此两人往来日渐亲近,终成恋人。据悉,在张乔遗留下来的《莲香集》中,有几首诗便是赠给彭孟阳的,其中《谢客词》一首,则表明闭门谢客、专伺彭孟阳之意。
    可惜,佳人早逝,1633年,张乔因病而亡,年仅19岁。彭孟阳为脱张乔烟花之名,多方筹集金钱,将张乔的尸体从烟花之地赎了出来,此举深受人们赞赏。
    彭孟阳将张乔葬于当时白云山东麓梅花坳,出殡之日,羊城百余人前来相送,并在张乔墓前种下了近百种名花,因此张乔墓也被称为百花冢。自此,梅花坳这个地名也随着百花冢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

昔日百花已凋逝 如今空余一石刻

    近日,记者来到梅园路探访文人墨客诗词中的百花冢。梅园路位于白云大道北西侧,直走能通往白云山梅花园入口,百花冢就在离路口百余米的一处建筑旁。
    上世纪80年代,民间考古爱好者龙眼洞小学老师郭纪勇在梅花园调查时,无意中发现了“消失”多年的百花冢。当时,墓与碑已毁,仅存一座高约3米的花岗岩妆台石,顶部正面刻有遒劲有力的隶书大字“百花冢”。
    现在的百花冢摩崖石刻已经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妆台石上“百花冢”三个字依稀可辨。张乔墓和碑已毁,世人也无法再睹百花冢的繁花争艳。不过,此时正值紫荆花盛开,百花冢石刻前紫色花瓣遍地,倒是别有一番意境。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百花冢所在的梅花坳一带原建有成片的泥粉厂厂房。1984年郭纪勇找到百花冢之后,这块高约3米的妆台石背后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文化意义才被人知晓。周遭厂房被废弃后,百花冢一直缺乏有效管理。2005年6月,百花冢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涉及地块管理权,百花冢并未对外开放。

数百年演变 小山坳变宜居商业区

    离开百花冢,走出梅园路,斜对面就是梅花园商业广场,再沿着广州大道北步行个五六分钟,便是熙熙攘攘的梅花园地铁站。
    便利的生活氛围,发达的城市交通,相对便宜的城中村房租,吸引了大量外来打工族的到来,昔日偏僻的小山坳,如今已是外来人口的集居地。
    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白领陈小姐是这些外来人口中的一员,她的公司在珠江新城,选择租住在梅花园,“一是交通很方便,地铁几站路就到了,二是房租可以接受。”
    “楼下就有一排美食街,想要吃好一点的,左拐梅花园商业广场,右拐佳润、圣地广场。想要锻炼身体,早上六点去爬爬白云山也不错。”梅花园生活气息、商业氛围浓厚,这一点让陈小姐十分满意。
    诚如陈小姐所言,梅花园确实是打工族们比较理想的居住地之一。近年来,随着京溪街环境整治的加强、怡新路的扩建、梅宾北路的改造提升,梅花园的整体环境在日益改善,加上白云山生态环境的加持,梅花园也越来越宜居。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