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委宣传部 > 文化长廊

【白云族记】李氏:栉风沐雨数百载,弦歌不辍薪火传

发布时间:2024-09-26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李姓是中国历史上显赫的姓氏之一,其家族传承了几千年,经历了无数风雨,始终保持繁荣昌盛。在白云区,李氏主要分布在白云湖街大冈村、黄石街江夏村、三元里街三元里村等地。在历史变迁中,李氏族人在白云区始终不懈奋斗、努力耕耘,传承着祖先勤学、淳朴、正直的优良品德,延续着浓厚的家国情怀,铸就了繁荣昌盛的家族故事。

e0bef96aa2884f75b93cae7ba5f7bb64.png

4188f2ca4cec417b88bf866db80a2eb0.png

江夏村李氏大宗祠。

  源自陇西,扎根白云数百载

  大冈李氏、三元里李氏和江夏李氏共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陇西西平王李晟,其后裔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南迁,在白云区逐步形成了上述三个村落的李氏族群。

  “西平远派,南粤高宗。”据记载,唐朝时期,陇西西平王李晟的后裔李安政,因官职调动来到广州,并娶了温氏之女为妻。李安政和温氏的四世孙李益,就是大冈村的开村始祖。“温氏太夫人将大冈这块风水宝地赠予了李益,他便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算起来已经有差不多830年历史了。”大冈村李氏后人李志林向记者介绍道。

  据记载,三元里李氏则分两支,主要的一支源自李晟次子李宪的后裔李绍年,其即三元里李姓的入粤始祖。该支李姓的开基始祖为李长卿,至今已繁衍27代,有子孙9000多人。该村的另一支李姓,据说为清代光绪年间从佛山南海迁入。

  至于江夏李氏,据村史记载,李氏先祖心月公于南宋时期,为避胡妃之乱,从南雄府凌江县沙水村辗转迁徙,来到江夏开基立村,至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江夏村的李氏也源自陇西,李氏一直是江夏村第一大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江夏村文物管理员、李氏后人李富生介绍说。

  历史如滚滚东去的大江,姓氏文化故事也历经淘洗。而祠堂,则一直记录着李氏的起源和演变,和族人的迁徙发展紧密相连,俨然一部家族的传承记录载体。大冈村、江夏村、三元里村三地的祠堂亦各有特色。

54d8419101a14880b4f0afc7471ca785.png

e8793f76e3db4cf393bd5a6f01907266.png

江夏村具有历史韵味的李氏大宗祠。

  大冈村的李氏大宗祠始建于宋朝,藏身于大冈小学内,和操场为邻。“祠堂除了是李氏后人景仰祖先的地方,平时更兼作学生的室内活动场所。”李志林介绍说,这恰是宗族传统和现代教育相融相生的美好写照,“祠堂里,承载着族人的根,也承载着族人的信仰和希望。”

162da47a930b4426b47f1d3da678676d.png

d4898df45be24fc4bd7d5c92e6f44291.png

大冈村李氏大宗祠。

  江夏村的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里面工艺精湛的石雕和壁画极具历史韵味。三元里村的李氏大宗祠则始建于明朝,如今用作村民休闲聚会之所。

1724819671644099261.png

三元里村李氏大宗祠。(资料图)

  英才辈出,精神情怀跨越时空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白云区各地的李氏家族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或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或刚正不阿乐善好施,或在艺术追求中颇具造诣,或在革命征途中挥洒热血。至今,他们的精神情怀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深深地根植于白云区这片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土地。

  大冈村的先人李龙光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官员,因弹劾权臣严嵩而遭陷害,后被追封为中信大夫。“李龙光的塑像被送回大冈村供奉,虽然现在已经被毁,但他刚正不阿的精神,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讲起自己的祖辈,李志林语气中充满自豪。他还提到,族人李炳堂、李祥清于清代先后中举人,父子俩经营酒楼生意,更以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美德著称。

  值得一提的是,李祥清的孙子李桦是我国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中国现代版画事业的开拓者,推动了中国现代版画事业的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版画》杂志主编齐凤阁曾点评说,李桦的红色经典版画,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奋斗历程,储存着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他的红色经典版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于红色要素,更体现于形象塑造的典型性和艺术魅力的永恒性,体现于作品的艺术品质和高度。”

  “江夏村者,钟灵毓秀也。天宝蕴物华,地灵生人杰。”江夏村李氏家族数百年来同样人才辈出。据记载,李兆椿在清代光绪年间中举人和进士,尽管因守孝错过仕途,但后来参与编纂地方志,并在民国时期加入国民革命军,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李氏大宗祠门前,记者看到了李兆椿高中探花时所造的探花碑,此碑在抗战时期躲过日军轰炸,至今仍完整记录着这段荣光。“治家要道勤共俭,处世良谋读与耕。”李富生表示,江夏李氏便是以此信念教育后人,鼓励村民自强不息、勤奋进取。

cfb601c7332a446ea23fec13b0e62413.png

李氏家族数百年来人才辈出。

  “三丫巷的李章福,智勇双全斗蛮夷。”据记载,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该村的李章福也曾带领同村的年轻人偷袭英国士兵,为抗击外来侵略作出了贡献。

  宗亲情深,传承传统习俗凝聚人心

  端午扒龙舟,正月闹元宵,炸煎堆、炸油角……传统习俗是姓氏文化的重要部分。数百年来,李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惯在白云这片热土上绵延传承。

  石井河上,龙舟队员斗志昂扬划桨,一条条龙舟快速前进,激起层层水花。这是石井河端午期间的赛龙舟场景,深受民众的喜爱。每年五月初一,大冈村都会举办端午龙舟活动,李氏宗亲和各姓兄弟村会齐聚石井河,各展技艺,竞逐波涛。

  “这样的传统活动,是我们联系宗亲、团聚乡邻的桥梁和纽带,让李氏宗亲和兄弟村联系得更加紧密。”大冈经济联合社党委副书记李瑞苗表示,赛龙舟是村里的年度盛事,龙舟的鼓声和村民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除了龙舟竞渡,大冈村还有舞狮这一文化传统。每逢春节,舞狮队伍便穿梭于村中,为家家户户送上新春的祝福。

1724820518304084064.png

1724820518393005316.png

大冈村举行2024年端午龙舟活动。

  而在江夏村,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佳节之一。“每年元宵节,我们都会在祠堂周围设宴聚餐,笑谈人生世事。”回忆起过去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李富生满是激动和喜悦,“大概有40多桌,每桌能坐十多个人,大家一起吃饭,很有气氛,也非常开心。”这样喜庆的团圆画面,是江夏村众多李氏族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1724820819720034821.png

今年元宵节,江夏村李氏大宗祠前上演经典粤剧折子戏。(资料图)

  据村史记载,除了传统岁时节令外,李氏后人还会自发过一些具有广府地域特色的诞会习俗,如观音诞等,以及开展炸煎堆、炸油角、炸蛋散、舞狮、写春联等。据记载,三元里村李氏族人庆祝元宵节也十分隆重,从正月初九开始,村民便会放花炮开始巡游,群狮起舞,鼓乐齐鸣,好不热闹。

1724819908246038103.png

三元里村李氏族人庆祝元宵节,醒狮队走向李氏大宗祠。(资料图)

  尘世白驹过隙,宗亲情深不改。白云李氏的姓氏文化故事仍在持续书写。在这里,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宗祠,每一场庆典,都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对文化价值的尊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 | 全碧芳

  实习生 | 吴汶瑶

  图 | 谭札烽

  编辑 | 吴秋兰 梁巧红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