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委宣传部 > 文化长廊

这个祠堂不简单 传说是皇帝赐建

发布时间:2013-01-10 来源:文/图 黄剑丰 字体大小:

  位于石井街田心自然村的林氏宗祠,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翻新入伙。这座建于清代的传统宗祠在当地颇具传奇色彩,村民都认为是皇帝下令赐建,而且在这次祠堂翻新过程中,也特意根据传说制作了皇帝封赐的牌匾。在田心村还有一条长长的石围基,据说也是皇帝拨款修建。一条小小的乡村,为何具有如此的荣耀?记者走入田心村,探索背后的故事。

民间传说 村民救驾有功,皇帝赐建祠堂并修筑石基围

  坐北朝南,硬山顶、人字山墙,平脊、青砖石脚,占地面积不到300米,这就是田心村林氏宗祠。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普通宗祠,但是仔细看时,这座宗祠也隐隐透露出一些不普通的地方。首先是宗祠的建筑细节很细致,精美的石雕,坚硬平实的青砖石基。根据祠堂牌匾的石刻,这座祠堂建于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己卯。

  田心村林姓现在只有两百来人,当地林氏族人说,在嘉庆年间林氏不过百来人。百来人为何能够修建如此精美的祠堂?当地人传说这是皇帝封赐的。

  田心村靠近流溪河,当地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年间田心村有一位船工叫做林桂,他出身贫寒,但是长得人高马大,精通武技。有一天晚上,林桂在船上睡觉,突然听见有人声吵闹,起身发现河面上有盗贼在洗劫过往客商。他大喝一声,抡起船板,飞船过来相助。盗贼见林桂个子高大,声势逼人,各自逃跑而去。

  原来被救的客商不是一般人,竟是清朝的一个皇帝。这个皇帝喜欢江南风物,来到南方后,微服出访沿着流溪河而下,不料竟有盗贼前来抢劫。林桂救驾有功,皇帝决定要封赐他,便问他想要什么。林桂认为,当地林氏自江高镇南岗村迁移过来后,未有设立宗祠,根基不稳固,因此希望皇帝能够帮助建设林氏宗祠。建立宗祠是小事,皇帝当场应允。

  皇帝原以为他会要高官厚禄,却不料他要的只是一个宗祠。皇帝于是再问,你还想要什么?林桂想了一下说,田心村靠近河边,每年都要遭受洪水袭击,村民无力抵御,损失惨重,如果朝廷能够帮忙修建一条石基,则村民以后可以安居乐业。皇帝听罢,当场准奏。传说林桂后来跟皇帝的关系保持得非常密切,甚至有一次林桂生病了,皇帝还专门派人过问,并赐了一块牌匾“宠问好么”。

记者查证 故事缺乏相关资料记载,经不起推敲

  这个传说在田心村流传很广,几乎上了一点年纪的村民都会讲,但其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今年73岁的田心村民林伯雄特意带着记者,来参观新落成后的林氏宗祠,向记者介绍了该祠堂重新制作的“宠问好么”牌匾。据说原来皇帝封赐的牌匾已经被白蚁吃尽。而田心村现存还有一条石筑基围,传说也是皇帝下令赐建。综观林氏宗祠与田心村的石基围,确实单凭一村百来人的力量很难修建起来。

  在林氏宗祠新落成的碑刻中写道:“林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历史悠久,为广州市白云区文物保护单位,因时代久远,失于维护,经专家宗亲合议,翻修宗祠,重立‘十德堂’匾牌。祭祀拜坛及皇帝御赐的‘宠问好么’、御封的‘云南提督军门’、‘紫赏换花翎’等匾牌,以供后人敬仰。”在这段碑刻中,提到的“宠问好么”牌坊据说就是皇帝过问林桂之病所赐,但是没有任何落款与日期,为当地村民重新制作。

  记者遍查《白云区志》以及相关的地方文献,包括由白云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编的、专门收录记载民间故事的《民间故事集成》,也均未见有“林桂”的相关记载。故事中林桂所救的皇帝是谁?也没有人说得清楚,均说是清朝皇帝。在满清十二帝中,根据相关记载与传说,最喜欢下江南的就是乾隆皇帝。那么,乾隆皇帝是否来过广州?目前记者尚未能找到相关的佐证。此外,朝廷下令修建的石筑基围与为百姓修建的祠堂,在官方记载方面也没有记载,田心村的民间传说指向也并不清晰,缺乏明确的物证。

专家观点

当地祠堂与石基围或经数代人修建

  广东省民俗文化专家陈庆风认为,传说不等于历史记载。田心村关于林桂的各种传说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予以普查。按照旧时的规矩,朝廷赐封与赐建都是非同小可,地方志书没有理由只字不提,因此在没有明确的物证之下,这个故事仅仅是个美丽的传说。田心村虽小,人口也不多,但是田心村靠近水边,尽管洪水带来灾难,但是同时也带来便利的交通,当地的祠堂与石基围有可能是村人历经数代人发展修建起来,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历史原因。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