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委宣传部 > 文化长廊

锣鼓声响,客家麒麟舞再现白云

锣鼓声响,客家麒麟舞再现白云

发布时间:2017-03-20 来源:陈若兰 石建华 字体大小:

在长湴村崇德堂前,陈耀雄等人表演了麒麟舞。
在长湴村崇德堂前,陈耀雄等人表演了麒麟舞。

    锣鼓声响起,麒麟轻抬前脚,好似怕踩死地上的蚂蚁,不时眨眨眼睛以头蹭门,又不时甩出尾巴拂地而过……“这种独特美感的舞技叫麒麟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以锣鼓加唢呐等为伴奏的技艺,它寓意着麒麟入户赶走霉运,带来好运。”区武术协会传统武术部部长陈耀雄介绍说。
    麒麟舞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在我区客家人生活地区曾有过舞麒麟的传统,不过如今已较少见到。陈耀雄当下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麒麟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白云人了解麒麟舞,学习麒麟舞。

天下和,麒麟舞

    据史料记载,麒麟形象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说其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吉祥图腾“四灵”之首,象征着祥瑞太平。“但真正的麒麟长什么样?没有具体的描述。”陈耀雄介绍,他是生长在白云的客家人,在客家文化里,素有舞麒麟消灾祈福的传统,数年前学习麒麟舞时,他的师父曾跟他讲过,麒麟实际上是长颈鹿。
    据说,郑和下西洋时带回了两只长颈鹿,当时在佛山上岸,由于当地居民并不识得麒麟的模样,而长颈鹿的名称和麒麟读音相似,居民就将长颈鹿称为麒麟,代表吉祥。居民见长颈鹿走路动作十分轻巧,像是不舍得踩死地上的蚂蚁,认为麒麟是比较善良的。
    “可是没过多久,其中一只长颈鹿因为水土不服死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寓意吉祥的长颈鹿,便照着长颈鹿的模样扎制模型,并模仿其走路的样子。”陈耀雄介绍,从那以后,麒麟形象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每逢喜庆时候,人们便会模仿麒麟的动作,或站、或蹲、或伏,象征吉祥和幸福。在民间有“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的说法。

由学武之人舞动

    日前,在嘉禾街长湴村的崇德堂前,陈耀雄与武馆的几人一同表演了麒麟舞。只见两人打鼓、敲锣,两人舞麒麟,在门前扔个榕树叶后,麒麟跟着声响,一抬脚三犹豫, 拜过门神,迈过门槛,入屋内驱邪纳福。短短10分钟,陈耀雄四人便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耀雄告诉记者,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它不同于舞狮,也异于舞龙,传统的舞麒麟样式不一,却有固定的套路,都寓有驱邪佑吉之意。特别是,麒麟有求子的寓意,所以早先想要求子的人家便会喜欢舞麒麟。
“麒麟舞一般由懂武术之人舞动,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必须默契,动作要注重细节处理。”陈耀雄说,在白云区他没有见过别人舞麒麟,自己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学习。
    “小时候,我们几兄弟都是跟着爸爸学习武术,爸爸教会我们舞狮、舞龙,可是就是没有讲到麒麟舞。”陈耀雄说,他家祖先300多年前从梅州迁徙到白云,一同带来的应该还有客家文化中的舞麒麟文化,但是在他父亲这一代,已经没有舞麒麟的传统。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崇德堂玩捉迷藏,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鼓,很是好奇,就跑去问爸爸,爸爸跟我说,那是舞麒麟用的‘嘚鼓’。‘文革’时候禁止舞狮舞麒麟,‘嘚鼓’就被藏在了里面。”陈耀雄说,那时候自己也没有在意,只是在记忆里多了一个“舞麒麟”的概念。

望麒麟舞得到传承

    近年来,自小习武的陈耀雄一直致力于推广传统武术和舞狮文化,经常有机会带队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在这期间,他发现,新加坡在舞麒麟比赛项目上频频获奖。作为客家人的他,也很想客家文化中的麒麟文化得到传承。
    “看到麒麟舞在新加坡传承得很好,那时我就想,既然别人可以传承得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陈耀雄开始到处走访交流,了解麒麟舞,他先后到过江西、梅州、东莞等地看别人舞麒麟,每次看到,他都会用手机拍照记录。
    2000年,陈耀雄还专门拜师学习舞麒麟,他说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客家文化,不一定要发扬光大,但希望在白云区每一个区域都能像舞狮一样,有人会舞麒麟。如今,学习舞麒麟不再要求一定是学武之人,陈耀雄和自家兄弟、村里的年轻小伙有时间便聚在一起练习舞麒麟。在学校教学舞狮时,陈耀雄也会讲讲麒麟舞,试着让更多的白云人了解麒麟舞,学习麒麟舞。
(文/陈若兰 图/石建华)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