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15时许,白云区大坦污水处理系管网工程-石井河干流截污渠箱(石井河段)工程工地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事故发生后,区政府依法成立了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起事故已经区人民政府批复结案。现将有关调查处理情况公布如下:
一、事故经过和救援善后情况
(一)事故经过。
根据调查询问和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事发工地于2017年5月28日至5月30日,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放假的通知要求,放假三天。死者李泽胜在端午节放假期间去外地看望其妻子,于5月31日上午回到工地宿舍,并于当天下午,在未向带班组长田洪清和木工班组长苏陵元报到、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前往事发施工地点的渠箱内部。
5月31日下午,事发工地正在进行正常的施工活动,根据当天的工作进度,需进行钢筋吊运作业,工作内容主要是将用于渠箱顶板绑扎的钢筋(长12米,直径14毫米,螺纹二级钢)从地面吊运至基坑内的渠箱顶部(基坑深约10米,渠箱内部高约4米,渠箱顶板至地面高度约6米),现场指挥人员为黄英飞(男,33岁,广西人),钢筋班组长为刘湘岳(男,41岁,湖南人),作业前已对施工现场的当班作业人员进行了清场工作,清场时未发现李泽胜。
在施工人员进行十余次吊运作业之后,15时许,用于吊运钢筋的尼龙吊带突然断开,散落的钢筋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坠入基坑内,其中一条钢筋穿透渠箱顶部模板进入渠箱内部,导致处于渠箱内部的李泽胜受伤。
(二)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钢筋班班组长刘湘岳和附近人员闻声前往渠箱内部查看情况,发现李泽胜受伤后立即拨打120求救,经120到场抢救后送往石井人民医院继续抢救,16时48分许,医院宣布李泽胜经抢救无效死亡。接报后,区公安分局、区安监局、石井街、市水务局迅速派员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责令该工地立即停工整顿,石井派出所对涉事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
(三)善后情况。
事故发生后,经事故相关单位人员与死者者家属在各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自愿协商,于2017年6月2日,签订了《协议书》,向死者家属支付补偿款75万元。本次事故的救援工作处理得当,善后工作顺利。
(四)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经统计,本次事故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与定性
(一)事故原因。
经现场勘查,事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安全隐患,主要有:一是施工现场未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二是安全警示标志不足;三是施工现场杂物太多,堵塞安全通道;四是施工现场基坑防护栏和上下扶梯栏杆未按要求进行设置;五是对本单位非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施工单位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已按要求对渠箱顶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了清场工作。当天未上班的李泽胜安全意识淡薄,在未向带班组长田洪清和木工班组长苏陵元报到、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前往事发施工地点的渠箱内部,对危险预计不足,被坠落砸穿渠箱顶部模板的钢筋击中受伤致死,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二)事故性质。
事故调查组询问以及公安部门的调查,该起事故系施工单位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已按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当班作业人员进行了清场工作,清场时未发现李泽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能按规范要求履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职责。当天未上班的李泽胜安全意识淡薄,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前往事发施工地点的渠箱内部,对危险预计不足,被坠落砸穿渠箱顶部模板的钢筋击中,导致受伤致死的意外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非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一)由区住建水务局按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培训教育,汲取事故教训,强化工人安全意识,全面排查治理工地的安全隐患,严格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按规范施工作业。
(二)由区住建水务局按规定报市水务局责令涉事单位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到作业岗位;对所有施工项目开展安全大检查,完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危险部位的安全警示标志,排查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认真吸取这起生产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将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向全体员工进行通报。进一步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让全体员工清楚牢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三)由石井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开展在建工地安全隐患大排查,进一步按照白云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各级网格责任人的巡查频次,按要求做好巡查检查记录,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一是重点检查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许可手续、施工单位资质、施工机械设备、临边防护、脚手架搭设、施工临时用电等事故隐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确保施工安全。二是严格按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明确监管的主责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专职机构,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监管程序明晰、定期巡查、管控到位的长效机制。
特此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