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同和街 > 党务公开

房屋漏水“凉”了邻里情,人民调解暖了街坊心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同和街 字体大小: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该亲切往来。今年,住在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某小区的一对邻里,却因房屋漏水问题引发激烈矛盾。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同和司法所通过联合物管、社区,进行现场走访、耐心调解,最终妥善解决了该起纠纷,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当事人降低了诉讼成本、减轻了诉累、避免了纷争,促进了邻里间和睦相处。

       据了解,李某是同和某小区一楼的住户,从10余年前开始,便发现家中卫生间吊顶、厨房出现渗水现象,期间曾维修过2次。但今年3月份,渗水漏水现象卷土重来,情况堪忧。李某多次与住在二楼的被告王某沟通,物管、社区居委会也曾出面调解,但都无果。

       于是,李某来到同和司法所求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收到李某的诉求后,同和司法所第一时间向其了解详细情况。李某称,过去十几年内,因楼上长期渗水漏水,导致家中卫生间吊顶报废、电器漏电烧毁,并且因长年潮湿,室内墙体及大量被褥、沙发等生活物品发霉。李某要求王某赔偿各种损失,并坚持要求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其房屋渗水漏水情况进行维修。


       综合考虑多种原因后,同和司法所决定前往李某、王某的家中,现场了解情况。同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同楼房漏水维修专业人员,多次上门对李某家中卫生间、阳台、客厅及卧室的管道处及墙体各处进行查看勘察。

       详细了解该纠纷的来龙去脉后,该司法所考虑到鉴定费用较大,这一部分的花费完全可以将房屋维修完毕,于是提出了初步调解方案。但是由于双方积怨较深,工作人员虽然反复劝说,还是难以促成和解,唯有走房屋安全鉴定的路子。

       在确认鉴定机构后,同和司法所主动与其联系并估算所需费用。考虑到鉴定成本较大,面对不断增加的费用,为节约当事人维修成本,工作人员又多次拨通李某的电话与其沟通协调,但各方承诺的方案均多次出现反复、反悔的情况,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事态一度胶着,但同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调解,将双方当事人约到社区居委会,从法理上释明、从人情上说理,对该纠纷的前因后果、调解利弊进行逐一分析,逐步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本着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且对维修细节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争取双方对调解方案的接纳与配合。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对新的维修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书面调解协议。至此,该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白云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起纠纷的顺利化解是同和司法所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同和司法所的调解工作始终贯穿于调解前、调解中各个阶段,通过调解使当事双方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既为群众节省了财力和时间,又极大降低了经济成本,让司法为民更贴心,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