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镇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把抓落实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破难题、干实事,全镇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的运行和建设情况
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目标,班子成员均主动安排好繁忙的政务工作,积极参加各类理论学习活动,自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务处理水平。领导班子认真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通过深入诚恳的剖析整改,“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整体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镇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凡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均提交班子会议讨论,由班子集体进行研究决策。平时遇到较为复杂的政务,班子成员之间均主动沟通,达成共识,相互支持推进。
三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能够认真学习并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个不许”等规定,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镇政府财务管理制度、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贯彻整风精神,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领导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年初既定目标任务,我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2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95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区库财政预算收入3.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0.28亿元。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是产业项目方面。民科园扩园北村部分完成交地,白云汽车文化产业园动工建设,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太和片)建设和控违工作按要求有序开展,大源轮胎市场、南岭龙升市场改造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方面。白云五线永兴段、105国道陈太路段、龙兴西路建成通车,地铁14号线已完成大部分站点区间征借地、进场施工,配合做好龙归城供水、供电、供气、周边道路建设及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方面。全力推进永兴村环保搬迁,环保搬迁范围内212户原始户签订拆迁补偿确认表(占任务数64%),其中200户选取安置房1676套;垃圾运输道路两侧30米范围内3户原始户签订拆迁补偿确认表(占任务数7.7%),选取安置房30套;兴丰垃圾填埋场七区工程顺利动工。
(三)镇村面貌进一步改善。一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白山村美丽乡村“七化”、“五个一”项目已组织验收,北村美丽乡村8个项目已动工(4个已完工),兴丰确定为2015年新农村建设市级重点扶持村。二是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建立“市政所为主体,市政公司、各村居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机制,统筹开展河涌保洁、环卫清扫、园林绿化、市政维护、路灯管养等;按区政府城市管理事权下放的要求,自7月1日起全面接收龙兴西路、沙太北路、106国道、北太路、广从路北二环高速至九太路口段等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三是多措并举严查严控“两违”,共清拆“两违”45.9万平方米。出台太和镇严控违法建设、建立疏导结合长效工作机制,明确村民建房、集体公用房建设、集体物业“三旧”改造等的办法和路径,为合法合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一是完善出租屋网格化管理机制,采取“洗楼”方式进行全面清查,共清查出租屋2万栋次、流动人员26.5万人次。二是扎实推进“平安太和”建设。积极创建平安村居示范点,优化全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整合安监、环保、消防等队伍,成立经济事务综合监管大队;制定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实行建筑施工三级监管。四是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新农合参合达57168人,参合农民看病住院1689人,推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1人;加大对低保户的帮扶,共发放低保金383万元。
(五)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圆满完成村居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全镇21条村、2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依法选举产生188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方面较上一届明显优化。二是积极推进“三资”管理改革。建成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设置服务大厅、交易大厅、监控中心等,夯实“三资”交易和监管基础;出台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督促村社将集体资产纳入“三资”平台交易,规范村社资产交易行为,已交易集体资产60宗,共计7700多万元。三是探索实施大源村改革试点。在大源村成立全区首个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启动特大型村庄治理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大源村环卫保洁、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道路交通整治及围院式管理等,目前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三、2015年工作思路
(一)不断增强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一是抓项目建设。加快白云汽车文化产业园等重点经济项目建设,推进民科园扩园、健康城帽峰山征地项目等十余个土地征收储备项目,全力推进永兴村环保搬迁,积极配合兴丰垃圾填埋场七区建设。二是抓转型升级。积极帮助现有180家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名牌培育,实施专业市场、物流市场升级改造,对镇域中心区、龙归城周边低档次工业小区、批发市场进行整治改造。三是抓“四上”企业。对在库“四上”企业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准确,对已达规模但还不是“四上”企业的单位做到应统尽统,对经济总量较大的企业推动“规下”转“规上”。四是促进公共财税增长。重点加强物流企业税收征管,加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税款征收,做好纳税企业大户的跟踪服务。
(二)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空港大道(106国道-白云五线)、白云五线(机场高速-106国道)建设;积极争取区支持,尽快启动文化广场人行天桥项目,实施白云五线(沙太路-广从路)、营米路B线建设。二是强化镇村环卫保洁工作。以城市管理事权下放为契机,建立环卫保洁管理长效机制,明确镇村社环卫保洁工作职责,加大村社环卫保洁监督考核力度;把镇村清洁绿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等工作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三是疏堵结合源头治理“两违”。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发现、拆除力度,严格落实太和镇严控违法建设、建立疏导结合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违法建设问题。四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积极开展全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升级改造永兴村、南岭村等10个出租屋和流动人员服务点,严格落实出租屋日常巡查制度;继续推进大源村社会服务管理改革。
(三)大力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一是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对家庭困难优秀学生加大资助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做好农村二次改水和污水处理工作,确保农村用水安全。三是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2014-2015年的泥砖房改造。五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新农合保障基金和救助基金投入,提高新农合报销服务系统便民化水平。六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推进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
(四)夯实跨越式发展的基层基础。一是加强和规范党组织建设。出台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探索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办法,制定经济社党支部工作机制。二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群众路线整改15个专项行动;出台干部考核考勤制度,修订合同人员管理办法,重新制定村级干部待遇报酬制度。三是强化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参照镇经济事务综合监管大队的模式,加强出租屋管理、违法建设控拆、环卫保洁、企业服务等各支队伍的网格化、制度化、责任化和规范化建设。四是全面推进“三资”管理改革。强化“三资”管理平台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农村会计出纳“双代理”制度、重大资金异动预警报告制度、合同合法性和廉洁性审查制度。五是持之以恒转作风。继续查纠“四风”存在问题,整治“庸懒散奢”,深化暗访、曝光和问责工作机制。
新的一年,镇领导班子将以更加高昂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众志成城,苦干实干,为开创太和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