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棠景街 > 社区宣传

聚焦“人车路企”综合治理,白云棠景绷紧道路交通“安全弦”

发布时间:2025-01-27 来源:棠景街 字体大小:

  为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风险,全面落实广东省、广州市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要求,今年以来,白云区棠景街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年专项工作,以压减道路交通事故和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管控能力为导向,聚焦“人、车、路、企”责任链不断探索交通安全治理新思路,共分为集中攻坚、全面巩固、总结提升和长效深化等四个阶段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棠景街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以优良的道路交通秩序护航辖区高质量发展。

图片1.png

(白云区棠景街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管理。)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棠景街位于白云区的西南端,与周边多个街道交界,现辖3个经济联社和16个社区,辖区面积4.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万人,对辖区居民进行全覆盖、精准化宣传引导,提升安全意识,是守护辖区居民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棠景街不断开拓建设宣传新阵地,一方面,加强现有宣传栏、提示牌,并不定期更新商圈和重点娱乐场所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今年以来,共新增交通宣传板24块;另一方面,在政府门户网站、直播平台等普及道路安全知识,提升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棠景街创新宣传载体和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覆盖面。

  精准化宣传能够进一步提升劝导效能,棠景街多次组织交通安全宣讲活动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发放宣传单张、播放视频等开展“八进”交通安全宣传,据统计,截至目前街道共组织交通宣讲活动150场次,受众达上万人次。同时,棠景街抓住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暑前交通安全课”“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大型宣传活动,以鲜活的案例宣传“知危险、会避险”的交通安全常识,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安全驾乘的文明交通意识。

图片2.png

(交通安全宣讲进校园,以鲜活的案例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整治交通秩序,筑牢安全行车防线

  白云区棠景街交通网整体呈现两竖三横的特点,辖区内三个城中村内居住有大量流动人员,向心性通勤现象较为显著,据了解,棠景街辖内非机动车约4万辆,且仍在持续增长当中,在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及行人碰撞事故比例占幅较大,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管理是重中之重。

  严管车辆通行秩序,棠景街全面加强守点管控、巡逻管控,组成交通整治劝导小组,每天对重点路口、路段交通情况,针对非机动车开展“五选一”劝导工作,细化并延伸“毛细血管”,由各经济社负责汇入主干道支路、村内易堵路段的劝导及宣传工作,严把出村、出小区的第一关,并加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点部位周边综合治理。同时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源头改装行为整治,统筹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不定期组织电动自行车拼装改装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五类车”治理统一行动。

图片3.png

(棠景街组成交通整治劝导小组,每天进行巡查和劝导工作。)

  排查安全隐患,补齐道路建设短板

  “我们了解到辖区内德康路段存在部分视线受阻情况,于是增设了爆闪灯50枚,警示驾驶人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棠景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少一分道路隐患,多一分交通安全,棠景街持续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和设施完善,对接白云区住建交局对非机动车道、机非隔离等设施进行完善,努力做到隐患清零。

  棠景街将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纳入街道每周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对道路施损坏情况进行检查,并依职责分工,提请相关单位进行养护,分别修补道路坑洼、照明不足、优化停车位等交通隐患,在乐嘉路、心谊路、岗贝路等新建机非隔离带1100米,新树立各类交通警示标志及标语50余块,每一个“小缺口”的完善都给交通安全带来“大保障”,不断提升道路行驶舒适性、安全性。

图片4.png

(棠景街更新道路护栏,提升交通秩序。)

  压实企业责任,加强源头管控力度

  “对辖内的客运、物流、配送企业,我们严格做好宣传和把关,从源头管控争取压减事故发生率。”棠景街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期已完成对辖内两间道路运输企业注册地址及实际经营地址进行全覆盖动态核查,重点加强高风险隐患运输企业监管,展开结合日常检查、约谈、安全巡查、事故倒查等工作,今年以来,已约谈存在安全隐患的客货运企业2家,督促企业整改2家。

  棠景街从企业注册、迁入开始就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市安委办《加强工程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十二项硬措施》,全面落实对建废等专业运输车辆的安全监管,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交通安全无小事,棠景街围绕人员、车辆、道路、企业等核心要素,创新党建引领交通秩序大整治机制,纵深推进治理效能提升。接下来,棠景街将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各单位担当作为,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守稳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年建设,打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