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 公众参与情况说明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白云区2022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实施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情况说明

发布时间:2022-06-02 来源:区教育局 字体大小:

  2022518日至528日期间,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通过白云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广州市白云区2022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实施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通过邮箱共收到建议11份。现将意见和采纳情况予以公布。

序号

具体意见

是否采纳

采纳后如何修改/不采纳原因

1

  本人支持贵局的“广州市白云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实施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建议不要再改动,尤其对“列入第一批获得学位分配资格需同时符合的两个条件”,更不能再修改和删除。

  社会上有个别声音要求删除这三条:“连续合法稳定居住5年”、“居住证连续5年”、“社保连续5年”。本人认为均不能修改和删除。

  理由是:1、白云区外来流动人口众多,若不用这三条连续和合法作为第一批的限制条件,将会令第一批人数激增,导致第二批分数再高也难以分配到学位。2、城中村人员办居住证相对较容易,因为房东给名册就可以去办,但流失人口较大,此类人员如果不用合法稳定居住和连续5年居住社保来限制的话,因流动性大,未来几年学校将会面临学生转学等空置,导致教学资源浪费,也是对原本第二批积分较高的人不能入学的资源浪费。3、第二批的人,有些积分较高,因最近一二年才买到房子,其他证书学历等分较高,但房子未满五年,所以不能列入第一批,假若第一批放松条件导致学位减少,则是对第二批人员的不公平。4、现已5月下旬,其他区均已开放积分报名平台,我区假若再修改,则导致积分又要重新申请调整,将会导致时间又向后推,家长们担心的心态进一步焦虑。

采纳

《实施办法》中仍保持第一批的相关内容未改动

2

  阅读了广州市白云区2022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实施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关于第一批学位安排建议:

  对于社保在白云区以外的来穗人员,需满足在白云区连续5年租赁合同备案和白云区连续5年居住证无异议,然而,对于工作生活都在白云区的来穗人员,即在白云区连续购买社保满5年,在白云区连续办理居住证满5年,足以证明在白云区稳定居住就业,是否考虑将这一批来穗人员的5年租赁合同备案要求降为1年?感谢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

3

  建议分配资格可以再细分如下:

  第一批: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5年;2,在我区有合法稳定就业;3.在我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个险种)连续满5年;

  第二批: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3年;2,在我区有合法稳定就业;3.在我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个险种)连续满3年;

  第三批: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5年;2,在广州市有合法稳定就业;3.在广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个险种)连续满5年;

  第四批: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3年;2,在广州市有合法稳定就业;3.在广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个险种)连续满3年;

  第五批:其他符合白云区积分制入学申请条件的申请人。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主要用于区分第一批及非第一批

4

  关于列入第一批的条件,合法稳定居住。

  建议考虑直接认可居住证的年限作为认定。针对特殊人群,不在需要额外,提供租赁备案等相关证明。

  如我的情况是从小一直于白云区生活、居住、就读、就业。目前夫妻双方没有广州房产,住母亲名下房屋,早期居住母亲房子并不知道需要办理租赁备案登记,后来鉴于为子女争取公办学籍,多方了解相关政策终于办下母子间的租赁备案。所以我居住证已有5年以上,但租赁备案是近几年参考政策才办理的。但,申请列入第一批居住证符合,合法稳定居住不符合。

  望政府可以理解,查属申请人名下广州没有房产,居住证续期多年住址无变动情况下,予以认可居住证的居住年限,不需要另外提供。毕竟居住证登记也是需要相关房产证明、房产所有人同意才可以办理的。并且,多年办理居住证的住址一直没有变动。

  再次恳请政府酌情考虑申请人特殊性,建议针对列入第一批的合法稳定居住条件适当调整。给予政务申请的便利性及合理性。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

5

  针对本区获取第一批满五的条件有异议

  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居住证满5年,那么请问办理居住证不能代表我在本区合法居住吗?合法稳定居住是指居住备案这个条件吗?如果说居住证不能代表是合法的居住的条件,那么为什么要开启居住证这一个功能?直接办理居住备案就可以,那居住证不是很多余吗?这一点很重要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孩子入学的问题

  2.本区内的积分入学宣导不够,存在欠缺及漏洞,本区一直没有公布积分申请截止时间,也没有文件说明开始时间,以及各街道没有转达到积分入学政策的需要条件,导致大部人没有达到这个核准的要求。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

6

您好!我是众多来穗人员中的其中一员,广州是一座包容的有活力的大都市。给与来穗人员很多社会公共福利,其中积分入学惠及很多家庭,让很多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多孩上学若是不同一所学校,接送非常不方便。我们家老大现在白云中学附属小学读二年,老二今年9月份升小学一年级。虽然今年的积分入学名单未公布,如若我们能入围,并在该校有学位的情况下,建议是否可以按志愿优先录取和老大捆绑入读同一所学校?如果同一所学校被多孩家庭同时申请入读,而学位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采用积分优先的原则。希望贵局结合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多子女家庭的实际接送困难。

部分采纳

相关学校在招收完符合条件的广州市户籍生外,若有剩余学位,将提供给获得积分制入学资格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

7

我是来自梅州农村的两个孩子的宝妈,从14年结婚来到太和大源居住。关于本区积分入学我想提下建议,就是关于要求在本区合法居住连续满五年,五年居住证,五年社保有优先条件入读公办小学这个要求。我想请领导们能否放宽下合法居住备案年限这个要求,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像我们在大源租房住很多房东都不愿意配合提供相关资料给我们备案,尤其这边大都是小产权房。我们家就靠我老公上班,一家老小全靠他的工资维持生活。

小的小孩今年四岁了,因为18年出生40多天发现脑积水一直举债在治疗康复中,考虑老家医疗条件差没法在老家治,为了小孩的能早日康复追赶上正常的小朋友,只能咬牙一直在广州坚持治疗。去年我家大的小孩已满六周岁就因为本区合法居住这个条件卡死,失去了在大源读公办小学的机会,读民办学校又太贵实在是读不起(像大源最便宜的天宏小学也要8800/学期)还有其他的费用没计算在内。这几年疫情原因我老公开出租车的,收入影响特别大的。实在是不甘心把小孩放老家做liu守儿童太可怜了,家里老人家七十多岁又管教不了。我曾经也是留守儿童过来长大的,从小就缺失父母的关爱。所以希望教育局的领导们能否放宽下合法居住的年限这个要求,希望到2024年的秋季我小的小孩能有机会在大源上公办的小学,不让她跟她姐姐一样做个留守儿童,因为她生病受的罪够多了,小小年纪很坚强前后经历了十二次手术才算把病情稳定下来,到现在一直康复治疗。请领导们帮帮我们,在此谢谢各位领导!!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主要用于区分第一批及非第一批。

8

尊敬的领导,你们好!首先对于你们为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事情所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谢谢你们每一位为此付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问感谢领导为此多次向社会征求意见,充分体现民主核心价值观,关于2022年积分入学政策意见征求,我提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关于第一批资质:2021年的政策是社保满五年,2022年社保却变为要连续满五年。因此我提出个人的建议:领导们,您知道的,虽然国家规定要给工人买社保,但是这几年疫情原因,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求生存,在社保上面会有时候停止缴纳,或者试用期不买社保,这样我们的社保就不得不中途被断了,我们作为打工仔,为了有一份事情做,又不敢因此得罪企业,只能接受企业不成文不合规的制度,积分入学政策是广东省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一项非常惠民的福利,我们感恩感谢政府,但是这突然政策变严格,而且是疫情持续期间来变严格,对于本来找工作就不好找的务工人员,来给子女积分入学,确实是一个挑战,希望领导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意见,期盼这个政策可以改回到去年一样,社保满五年,这样一来可以鼓励积分入学,二来可以促进务工人员继续购买社保,意见如果不妥之处,或者意见不成熟之处,还请包容!谢谢!

不采纳

往年该政策一执行连续满五年,因2019年印发文件时未做说明导致咨询量大,进一步完善政策,新制定政策文件中进行了明确。

9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有可能居住证续签不及时,但社保及固定居所是连续的,建议领导酌情考虑:

1、来穗人员申请人条件第2条:“《广东省居住证》满1年,“满1年”须连续计算”。

建议补充条款为:“或累计满5年”。

2、(三)审核申请人相关条件。列入第一批获得学位分配资格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在我区连续合法稳定居住并连续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5年;

建议补充条款为:“或累计满6年”。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

10

1:本人在白云区连续办理居住证满五年,在白云区缴纳社保(五险一金)连续满五年,

2:就因为所租房屋没有备案、房东业主不愿意提供房产证及身份证资料去办理备案,而导致不是连续居住,这样很不合理

3:这个要求就好像,要证明我爸是我爸一样,

4:关于列入第一批的条件,应该减去连续合法稳定居住(房屋备案)这一项

烦请政策制定的领导,将心比心,诚心为民服务,感恩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主要用于区分第一批及非第一批。

11

1.建议能否第一批的设一条分数线,这样第二批的才有机会,或者第一批靠后的分数和第二批的某个分数对等,社保月数高的优先录取。2.第一批学位资格申请的门槛是否能调整,“满5年社保且满5年居住证”调整为“满5年社保(全部险种)或满5年居住证”。因为积分申请的系统里面只有居住证的年限和分数未设置上限,而其他项目均设置了上限,导致部分家长分数距离拉很大距离,导致不能被录取。

不采纳

该政策根据上位政策制定,主要用于区分第一批及非第一批。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

202262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