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云区历史上第一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作为广州市常住人口最多、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行政区,白云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云山珠水”特色及四大枢纽资源集聚优势,全力支撑广州全面建成中心型世界城市,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白云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擘画现代化建设壮阔蓝图。
《规划》绘蓝图指方向 白云筑牢发展基石
锚定“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总体目标,为广州全面建成中心型世界城市扛起白云担当,作出白云贡献。《规划》锚定1个总体目标、3大发展定位、4项核心功能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规划》指出,以“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为总体目标,发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港、广州白云站、广州站四大枢纽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枢纽门户功能提升,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擦亮云山珠水的独特生态品牌,推动城乡空间高质量发展,塑造依山傍水宜居宜业宜旅的山水智慧城区。
《规划》在发展定位和核心功能确定上扬优势、勇担当,明确全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山水智慧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区”三大发展定位,“国际商贸中心重要承载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承载区、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四项核心功能。
承担如此核心功能,白云底气何在?
白云区连续5年获批“中国领军智慧”城区,入选2024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全国前20强。区内创新资源丰厚,拥有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资源。另一方面,白云区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占比长期稳超95%,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就业吸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于是便有了《规划》首次提出“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功能,也是全市唯一一个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功能内容的行政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白云区未来发展蓝图已定,具体如何下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白云之答”是——千亿支撑、百亿引领、未来接续。白云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当家,持续做强“6+6+X”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构建“千亿支撑、百亿引领、未来接续”的产业格局。
白云之答的基石在于,2024年该区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迈入全市经济第一方阵。同比增长5.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排名第一。2024年,“6+6+X”现代产业集群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既有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航空运输与现代物流、美丽健康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激光及等离子体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还有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集群。
经济大区再挑大梁 传统产业升级焕新
当前,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提出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制造业大区,白云区已连续7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百强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6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56.92亿元,在省市乃至全国产业体系版图上越发凸显,当以更高站位进行谋划,扛起经济大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以美丽健康产业为例,白云区拥有化妆品生产企业(不含原料、包材)超1200家,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东省的二分之一、广州市的三分之二;2023年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白云区全区美妆产业形成了“北产南贸”的空间格局。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白云通过“知识化”“数智化”“绿色化”“全球化”的“四化赋能”,提升产业“含新量”“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加快推动化妆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优化,以新技术引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
在“知识化”转型方面,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围绕“研发、设计、品牌”三个维度不断创新,在2024年呈现爆发态势,11家研究院全年签订科技咨询服务协议350份、科技成果转化协议47份,合计产出成熟原料13款、在研原料18款、配方超5000款,集群服务企业近400家,累计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
近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度白云美湾化妆品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白云区化妆品“四上”企业已突破550家,工业产值加商业销售额合计超360亿元,同比增长7.1%。白云美妆持续从“制造”向“质造”转变、由“加工”向“品牌”跃升。从2018年白云区将美丽健康产业列为支柱型产业以来,“白云美湾”产业规模从当初不到80亿元到如今超360亿元,年均增长近50亿元,千亿产值目标正逐步实现。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科技互促互强
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白云提出聚力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主导产业。
近年来,新型储能已发展为万亿级的赛道,白云获得了“国字号”的赋能。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依托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研院”)组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全省累计只有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白云独占其一,且为国内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创新中心。围绕培育壮大新型储能产业,白云区也是拿出满满诚意,出台了“储能十条”政策,其中对于优质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扶持,对于引进的新型储能领域各类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2024年,白云区新能源相关产品高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6%、94.2%。当前,白云区加大对新型储能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已联合国研院引进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共计37家。预计到2027年产值规模超400亿元,产业链企业超500家,带动相关商贸和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超600亿元,形成1000亿级产业规模。
此外,云韬氢能基地投产运营,牵头组建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恒运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清洁化水平;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孵化的首家产业公司生产出第一条光学镀膜连续线并正式交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为广州研发中心进驻办公……产业项目、研发机构在白云不断上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持续迸发创新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