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南方日报]白云区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促进会在松洲街成立

——产城共舞展贸一体 白云摩配焕新升级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抱团创新才有出路,让‘白云制造’成为全球摩配产业的领跑者!”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罗冲围(松溪片区)城中村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松洲街召开,共谋白云摩配产业发展新篇章。

  松洲街集聚了全国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专业摩配市场。在罗冲围松溪片区改造的浪潮下,面对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中的“拆”与“留”,松洲街交出一份标杆答卷:3个月完成三大摩配城就地转型,将超1400户摩配商户腾挪至新白云摩配国际产业园和西岸云汇摩配产业园。截至2024年底,两家摩配产业园“四上”企业年度营业额达7.5亿元,同比增长近50%,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新白云摩配城以“展贸一体化”生态集群焕新亮相,见证着产业韧性与城市焕新的双赢。未来,松洲街将以“科技+展贸”为双翼,朝着“湾区摩配产业新高地”全速进发,书写白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唯有携手创新

  才能破局突围”

  当天,白云区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促进会正式成立。该促进会集聚了白云摩配商户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广州申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泳良当选为会长。

  作为从业二十余年的“老摩配人”,陈泳良亲历了行业从零散加工到集群发展的蝶变。如今,白云区已聚集超2000家摩配企业,年产值逐年攀升,但挑战同样严峻:新能源转型倒逼升级、同质化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携手创新,才能破局突围。”陈泳良表示。

  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白云区摩配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从华为广州研发中心落户松洲街,到三大摩配市场连片改造;从摩配产业腾挪方案快速落地,到白云摩配科技产业园3个月建成运营,近年来,白云区摩配产业亲历了“保产业、促转型”的政策红利。

  陈泳良提到,“松洲街道既解难题、又谋发展,政府专班全程护航,实现800余家商户无缝衔接,龙头企业100%回迁,更通过科学分区、配套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

  在这样的产业基础之上,促进会的成立恰逢其时。促进会将致力于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平台,一方面发挥政企桥梁作用,及时向政府反馈企业的需求和困难,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活动,进一步提高本地配套率,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努力让“白云制造”成为全球摩配产业的领跑者。

  白云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袁东华表示,白云区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促进会的成立,‌‌标志着白云区摩配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罗冲围松溪片区城中村‌‌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和白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该促进会‌‌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传统产业向知识化、数智化、绿色化、全球化转型,‌‌打造具有白云特色的现代产业中心。

  在改造中腾挪

  在腾挪中升级

  松洲街汇聚了白云摩配、福星摩配、松南摩配、松北摩配等专业批发市场,是全国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最大、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摩配市场之一。罗冲围片区是广州城中村改造四大重点片区之一,传统优势产业在城中村改造中何去何从?松洲街的做法值得借鉴。

  在改造中腾挪,在腾挪中升级。去年,在3个月内,松洲街完成了白云、福星、松南3家摩配城的就地腾挪,把优势产业完整保留了下来。

  松洲街对摩配城的产业腾挪和安置坚持“留、转、引”并举,按照“先安商、后征拆”原则,已对现存40多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和仓库重新布局,满足商户多元需求。

  初期,不少商户对搬迁心存疑虑,担心客户流失及新场地的适应性。松洲街道与市场管理方多次上门沟通,落实政策保障,提供临时仓储等贴心服务,逐步消除了商户们的顾虑。

  “刚开始确实担心,松洲街道的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给我们讲政策、保利益,还提供了临时仓库,让我们能边营业边搬迁。”一位在白云摩配市场经营多年的商户感慨,半年内,新白云摩配国际产业园便完成了装修及商户入驻,速度远超商户们的预期。

  走进新市场,基础设施的改善令人眼前一亮。排水、排污、消防系统全面升级,展示厅及仓储空间扩大,物业响应速度也大幅提升。商户们纷纷表示,新市场的形象提升了,客户流量也更加稳定。“搬过来后,我们接了不少新单,客户都说这里环境好、服务到位。”某头盔店老板张先生说道。

  不仅要把产业留下来,更要形成创新发展的“蓄水池”。广州是千年商都,白云摩配市场前承传统优势产业,后接国内外市场,是广州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载体。

  新白云摩配国际产业园的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覆盖了传统摩托车配件、电动整车、改装件等细分领域,为海内外客商提高一站式采购体验。

  记者走访发现,几家商户们透露的营业额数据也印证了新市场的活力。3W&V6公司从事摩托车整车和配件销售,年营业额近1亿元,90%以上为出口,主要市场为中东、非洲、东南亚;商户“头盔大世界”的营业额超千万元,最大单笔订单达几十万元,主要出口南美及东南亚;德贝力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从事摩托车维修工具销售,年营业额达数百万元,外贸占比约40%……数据的背后,是白云摩配产业强大的出口导向和市场竞争力。

  会上,松洲街道办事处主任谭毅新以一组数据佐证转型成效:2024年片区改造期间,1400家商户顺利实现无缝腾挪,四上企业年销售额达7.5亿元,同比增长近50%,彰显出产业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产城深度融合

  打造摩配展贸中心

  白云摩配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摩配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有稳定需求,贸易战对松洲的摩配产业影响较小。但电商的冲击,源头工厂海外仓的兴起,无不对摩配专业市场构成威胁。

  要打破摩配市场产业升级的瓶颈,不仅需要商户抱团突围,更需要政企协力破局,推动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坚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去年,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向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用足城市更新“留”字功夫,精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其中指出,广州现有272条城中村,其中产业型城中村占了一半以上,形成了以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体。在改造进程中如何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的高度互动互促,是广州城中村改造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此进行了答复,明确了“分类施策,赋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向:以“去留自愿”为原则,梳理产业链条,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原有产业生态升级,推动企业提高数字化水平,赋能企业高水平发展;又要对新扩容空间加大力度导入产业,提升产业协同化发展水平。

  罗冲围松溪片区便是典型的产业型城中村,孕育了全国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专业摩配市场。在白云区摩托车(新能源)及零配件产业促进会成立大会上,松洲街党工委书记李文阐释了产城融合发展在罗冲围松溪片区改造中的重要意义。

  她表示,该片区将充分依托华为研发中心等科技资源,全力构建“展贸中心”产业格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新白云摩配城将构建起展示、交易、贸易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活力生态集群。另一方面,在原摩配市场地块上,白云区将建设展贸中心,以摩配产业为基础,配套餐饮、酒店等设施。在松南地块,将开发摩配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承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的产业链辐射利好。

  会上,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白云区投资促进局、白云投资集团等部门在大会上进行了深度的政策宣讲,对传统市场产业转型及“1039”外贸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产业厂房等物业载体进行详细推介,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提供坚实支持。

  “1039”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可以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进项不足、无票出口等问题,提供合法合规、便捷方便的贸易方式,拥有通关便利、收汇灵活、超低税负等优势。据透露,今年松洲街已完成了“1039”市场采购贸易政策的摩配产业第一单。

  未来,白云区松洲街将继续以政企合力为引擎,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答卷。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