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南方日报]“群众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石灰铺友联村原驻村帮扶干部高光泽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谢达贤 黄义祥  “高书记,感谢您的辛勤付出和帮扶,感谢您对友联村、转村小学作出的贡献。”“我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还在镇上的一家卫生清洁厂找到了工作。”……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主任高光泽收到多封来自英德市石灰铺镇友联村村民的来信,感谢他在两年的驻村过程中帮助友联村成功脱贫、发展产业、改善民生。“扶贫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成效显著,群众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褒奖。”高光泽说。

  夯基础▶▷

  重建党群服务中心

  位于粤北山区的石灰铺镇友联村曾由于缺乏劳动力和产业,村集体长期没有收入,导致村中各项基础设施落后。

  友联村党总支书记王齐才介绍,此前,友联村原党群服务中心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位于石灰铺镇墟河西路,靠近石灰铺河边,历经几次洪水浸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场所条件有限,友联村无法建设党群服务平台,是石灰铺镇唯一无服务平台的党群服务中心。

  高光泽驻村后,经过走访调研,向村“两委”和石灰铺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新党群服务中心的想法。2019年,经报相关部门批准,友联村异地选址重建新党群服务中心,该工程项目也被纳入了石灰铺镇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

  建设资金是“老大难”问题。为此,高光泽与帮扶单位主要领导积极汇报申请,黄石街道党工委广泛发动辖区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一共筹款80余万元;高光泽又向白云区帮扶英德市的民生帮扶资金中申请35万元,再从发动村中乡贤和党员群众募捐20余万元,最终解决了资金难题。

  2020年10月,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为村委高效开展工作以及广大党员群众学习、议事、活动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奠定了硬件基础。

  此外,高光泽还时刻关注当地教育问题。友联村转村小学一共34名学生、4名老师,学生大部分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高光泽一边使用扶贫资金对学校的紧要设施进行微改造,一边寻求社会帮助。

  2021年3月,在高光泽促成下,广州爱心人士吴全斌到友联村考察,当即决定全面升级改造学校所有硬件设施,并积极筹备校外董事会,实现对学校的长期有效帮扶。截至目前,吴全斌投入超过80万元,对学校整体进行了升级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师生欢欣鼓舞。

  防返贫▶▷

  帮助脱贫户成功转产

  “这是我去年养的4头黄牛,全靠高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我才成功转产。”8月23日上午,友联村脱贫户高国红对笔者说。

  早在2017年1月,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高国红开始养殖竹鼠,通过自身的勤劳和努力,高国红将竹鼠养殖项目经营得有声有色。2019年下半年,底气十足的高国红筹资2万多元新建鼠舍、引进种鼠,扩大了养殖规模,成为黄石街道帮扶友联村两年以来的致富典型。

  2020年,按照国家相关养殖规定,竹鼠属于野生动物,不能再继续饲养,听到这个消息,高国红一时有些迷茫。得知情况后,高光泽带领工作队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做高国红安抚和动员工作,鼓励他重拾信心,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要求,做好竹鼠的后续处理工作和转产项目的遴选与准备。最终高国红成功转产,养殖了4头黄牛。“黄牛比较适合我们这里的环境,病害也比较少,养殖起来比较容易。”高国红说,一头黄牛照顾得好,按照现在的价格,一年可以有6000—8000元的收入。

  促振兴▶▷

  延伸产业链条

  两年的时间里,高光泽积极发动群众,深入村组调研,主动向上沟通协调,除跟踪管理好上一任工作队队长牵头建设的扶贫光伏项目和融资当地龙头企业等产业项目外,还结合村居实际,针对性组织农技和就业技能培训,落实为低收入劳动力发放“两奖补”政策,并通过发放鸡苗、化肥、教育补助等,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自信心、提高生产和就业积极性,稳定脱贫成效;逐步实施了村集中供水、道路拓宽、水利建设、路灯亮化、村小学更新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

  此外,高光泽还指导友联村委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当地优质企业雨成水厂和宝江电厂,每年由企业返还利润加分红,使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在石灰铺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友联村分别入股150万元和28万到广东省龙头企业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使村中有劳动能力脱贫户每年能获得1500元以上的分红。

  虽然现在驻村工作已经结束,但高光泽还是会时常回到村里看看。“两年的经历让我融入了友联村,成为他们的一员。我期盼他们能够凭借现在打下的基础,推动友联村真正走向乡村振兴。”高光泽说。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