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廉江市乡村振兴局及广州白云区派驻廉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广州白云区人和镇工会与廉江市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消费帮扶农副产品合同,采购和帮助销售廉江和寮镇米、花生油、红薯粉丝、烤鸭蛋等“廉字号”农产品,价值45.5万元。
这是双方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升级,让廉江农产品走出去,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有力举措,也是廉江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初步进展的体现。
牵线搭桥助农产品销售
此次和寮镇米、花生油、红薯粉丝、烤鸭蛋等“廉字号”农产品,成功销往大湾区市场,还得从广州白云区人和镇派驻和寮镇驻镇帮镇扶村队队员首次回派出单位汇报工作说起。
“通过消费帮扶,进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我们工作组的共同工作目标。我们充分利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消费帮扶。”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时,广州白云区人和镇派驻和寮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负责人提议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助推廉江农产品销售。
这一想法得到广州白云区人和镇工会领导大力支持。随后,工作队迅速与广州对口帮扶地区消费帮扶产品名库(湛江)里的廉江市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次沟通对接。
8月27日,广州白云区人和镇工会与廉江市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消费帮扶农副产品合同,为促进廉江农民致富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为打通帮扶农产品进入广州流通渠道,廉江市强化产销对接,发动相关企业、合作社主动对接对口帮扶地区消费市场,通过签订购销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廉江市“名特优新”农产品进入广州白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满足珠三角消费升级之需。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帮扶既关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也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廉江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廉江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得到了广州白云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支持,今后将继续做好精准对接工作,建立消费帮扶协作新常态机制,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升级。
提前部署拓宽渠道
在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伊始,廉江市委办公室、廉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便根据省、市乡村振兴工作相关要求,联合印发《廉江市乡村振兴驻镇(街道)帮镇(街道)扶村工作方案》,为增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建立工作依据。
根据省、湛江市关于消费帮扶工作部署,廉江明确目标任务,打通帮扶产品供应链条,拓展销售途径,在助推和培养各帮扶产业项目落地的同时,想方设法拓宽帮扶产品终端消费的渠道,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帮扶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互联网载体和电商平台,推动帮扶产品和服务消费融入全国大市场。
6月24日,廉江市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共同收听收看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提高政治站位。8月上旬,又召开全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长会议,各位工作队队长依次汇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情况。会上,廉江市乡村振兴局也就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进行了强调。
此外,廉江市健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沟通机制,除了收集各工作队邮箱外,还在粤政易创建专门工作群,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拉进群聊。平时,各队长会在群里分享驻镇帮镇扶村日记和一些经验做法,加强工作联系。
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子
如何让消费帮扶走得更远?廉江在做好脱贫地区、脱贫户农副产品的供销对接方面着力下功夫。
“只有产品质量过硬、服务有保障、价格真实惠,买卖双方得利,这一帮扶模式才能更加深入、更加持久。”廉江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肖发年介绍,要解决消费帮扶广泛性和持久性的问题,就要把这种帮扶模式推而广之,一方面要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对接好各类商超企业和电商平台,助力脱贫户农副产品上架、上网,卖向全国。与此同时,也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接好物流平台,指导脱贫户完善售后服务保障,从而增强消费者的黏性,让更多消费者成为回头客。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廉江市通过牢牢把握消费帮扶关键契机,立足本土特色,建立平台、拓宽渠道、搭建产销网络,把现有的帮扶产品做优做强,做出品质、形成品牌。重点细化实化相关政策举措,加强宣传推介消费帮扶活动与农产品,组织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帮扶产业推介农产品品牌。
同时,完善利益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在农产品销售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坚持自愿原则,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消费帮扶这个“大家庭”中来,壮大参与消费帮扶的“朋友圈”。加大生产发展转型,强化区域特色品牌塑造,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各类人才培养,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加大政策激励,对参与消费帮扶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激励。
“相关企业与脱贫户不能只图当前东西卖得出去,还要把质量和品牌放在第一位,树立良好口碑,形成长期效应。”肖发年表示,开展消费帮扶不仅要拓宽销售渠道,还要做好品质服务监管。通过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补齐农村电商人才短板,积极搭建“互联网+”快车,培养发展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借助电商平台,把本地农产品供应和消费者的需求便捷有效地对接起来。
在帮扶产品线上销售模式创新方面,廉江市已经进行了一些有效尝试。如大力开展良垌给荔等农产品推广会,鼓励廉江市农业龙头企业利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宣传销售帮扶产品,打造“龙头企业+数字技术+帮扶产品”的互动直销模式。2021年全市实施视频直播销售农业产品活动70场,制作相关短视频20个,有效扩大了帮扶农产品的知名度与销路。
延伸
多措并举聚力帮镇扶村
廉江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有力的组织领导。除了加大消费帮扶力度,促成实现消费端与生产端互利共赢、助力乡村振兴外,廉江市还积极组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相关人员参加帮扶培训、强化帮扶技能。8月初开展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培训时,廉江市也在各个镇(街道)设置了共19个分会场,544人参加培训。
同时,工作队进驻后第一时间同镇党委、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对接、沟通,走村入企走访调研,初步全面掌握各镇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并开展防返贫监测对象摸排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廉江市乡村振兴局与组织部门多次会面,商讨研究选取乡村振兴重点村,联合多部门参与帮扶工作。湛江市和廉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也先后深入石岭镇、长山镇等乡镇展开调研,召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座谈会,深入了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实地了解工作队办公和生活情况,为目前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答疑和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