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南方都市报]乡村振兴融合产业开发 百年老村蝶变文旅小镇

——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在微改造和产业注入努力下让人有“误入桃花源”之喜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岭南特色青砖灰瓦房,长着葱绿青苔的屋檐,鸟儿飞过、叽叽喳喳,在快节奏的广州,一个宁静的现代乡村让人颇有“误入桃花源”之喜。而这个乡村内,又随处可见创意设计造景、创新创业办公空间、文创手信店以及特意前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是一个“泥比路多、屋比人多、污水横流”的“空心村”——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在微改造和产业注入共同努力下,蝶变成了航空产业特色小镇——“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

  10月12日,2021年广州城市治理榜课题组联合南都观察团专家组,走进空港文旅小镇,深入剖析乡村振兴与产业开发的融合创新模式。

  绣花功夫做改造

  让旧村共同富裕

  空港文旅小镇由省属国有企业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设立的广东美丽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以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首期投入5亿元。小镇改造总规划面积约0.43平方公里,改造房屋约550栋,农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在开发过程中,小镇运营方与村民进行长期合作,以“整租土地”的方式整体导入土地资源,盘活现存空置村屋,在保留原有民房、老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为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跟继续留在村里生活的村民置换产权,给他们安排入住长租公寓。同时加大村里公共设施建设,比如养老设施、社区活动中心、劳动者驿站等,提升环境卫生和道路设施。

  在村里住了30多年的曹阿姨,房子改造后一半自住,一半出租给粤菜师傅餐馆,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还多了一份租金收入。“以前自家门口是一大片树林,现在建起了一个营地,有休闲农场也有露营体验”,而她也在这家农场找到了工作——检票员。说起旧村“变靓了”,曹阿姨不免激动,向课题组介绍着房子附近的每一处变化,“我们以前怎么会想象到这里能做旅游、能做餐饮街。”

  改造前,凤和村村民人均收入约3000元/月,改造后,不仅增加租金收入和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还恢复了凤和村传统的锦鲤养殖业,村社、社员通过租金和直接经营,直接收益比往年提升500%以上。

  小镇不仅改变了凤和村的生态,更改变了村民的心态,让村民真正成为了城市更新发展的受益者,实现共同富裕。

  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指出,空港文旅小镇是以“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的典型案例,让老村旧村焕发新活力,为人们留住乡愁,是城市更新改造的新趋势。但同时,企业在做乡村振兴的时候要考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满足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旧村的产业根基和优势,开发乡村和城市联动发展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网红店吸引年轻人打卡

  文旅发展关注人的元素

  在错落的青砖灰瓦老房子构成的18座院子中穿行,移步换景,随处是惊喜。一座老房子的窗口透露出“爱马仕橙”灯笼,与青砖灰瓦形成强烈的对比,却又出奇地和谐,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家名为“胖桃子甜品店”的小店,已逐渐成为空港文旅小镇的“网红打卡地”。

  店主曹紫君,是一位甜品博主,她更重要的身份是凤和村的原村民。曹紫君父母早年搬离了老村,她在读书时期前往新西兰学习了西点。回国后,她在花都区的一个产业园区开设烘焙工作室。凤和村改造后,她回到这里,“有岭南特色的青砖瓦房还保留着,是我记忆中小时候太婆婆家的祖屋,我一直都梦想在这样有味道的房子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她把烘焙工作室搬到了空港文旅小镇。经过半年的设计装修,甜品店今年8月开张。除了制作和销售手工甜品,她还会开烘焙课程,吸引大量热爱烘焙的年轻人,甚至有辽宁的网友不远千里登门造访。

  像甜品店这样的年轻业态在小镇内萌芽、生长。截至目前,小镇形成了空港产业服务、公寓居住、商务办公、民宿餐饮、旅游度假、娱乐休闲等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同时,在文化注入方面,青创基地、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逐渐活跃,高剑父纪念馆落户在此,长期举办书画展览,为艺术家提供交流平台。

  代表着新生代的业态和消费群体不断聚集,正好说明了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需要聚集人气。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认为,文旅项目具有很高的产业识别和区域开发识别功能,“文旅项目看中的地方,都是有开发潜力的地方。”空港文旅小镇先是因为交通条件有优势,同时因为轨道交通、空港经济带来的人口基础稳定,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文旅产业是可持续的。

  她建议,空港小镇要做好文旅的文章,需要抓住人的元素,“无论是烘焙博主这样的网红,还是岭南画派的艺术家、知名设计师,都是可以为小镇文旅产业带来流量的。”抓住这些落户在小镇的人,为小镇带来新的人气,才能支撑文旅产业的发展。

  小镇要有大格局

  规划城市综合体

  小镇主干道的另一边,是二期开发范围。据介绍,空港文旅小镇二期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计划以商旅服务、产业办公、生活娱乐三大板块进行多维度业态配置,推进区域消费升级。

  课题组观察到,与一期相比,二期的业态更回归到与乡村和自然的融合,露营小镇、萌宠乐园、蔬菜培育等都将给小镇带来更多临空经济和创意办公以外的客流。“疫情出现之后,都市游和就地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广州需要打造更多旅游的目的地,让亲子客、家庭客来消费。”江浩建议,小镇要将文旅业进行拆解,形成多种卖点,吸引多种类的人群。

  按照规划,白云机场旁将建设新的中央商务区,包括新建会展中心,全国各地来穗参展商下了飞机,乘坐地铁一个站,或者开车10分钟即可到达展会。这对空港文旅小镇来说,是个全新的利好。江浩谈道,小镇将承担国际空港和会展叠加的溢出效应,承担更多功能和人流。对于前来参加展会或者过境免签的旅客来说,只需要到空港小镇,就可以住宿、购物、开会。

  柳立子提出,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工作中,要想把城市里的资源引向农村并且扎根,轨道交通是最佳的解决方式。最新公布的广州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出在白云机场接入高铁。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谈道,高铁站与机场结合形成枢纽,将改变广州城市结构,也会为周边区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一步加深,白云国际机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成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交通中心。

  胡刚强调,在区位因素的便利性加持下,小镇将面对迎来的机遇,需要有更大的格局规划,未来要结合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定位,打造具有辐射力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专家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让小镇发挥出文旅功能,还需要更好地进行目的地打造和宣传。——江浩,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

  ●广州文旅小镇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但未来项目的推进应该更加慎重。在产业融合化、人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城市发展的治理更加需要与当地文化以及村民自治的融合,每一步的发展都应该有精细化的安排部署。——柳立子,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未来空港文旅小镇的定位应当是从美丽乡村升级为城市综合体,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并辐射其他产业,兴建设施,满足人们的居住、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胡刚,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