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沥青地面,丰富的体育设施……谁能想到白云区新市花园二期曾是那个环境脏乱,蚊虫孳生,有着20年楼龄的老旧小区?如今,只要天气好,小公园就成了附近居民闲时常来“打卡”的地方。
见缝插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每到上午时分,白云区新市街汇侨北社区的健身广场就变得十分热闹,除了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还有不少居民在下象棋、打乒乓球……据了解,汇侨北社区先后对社区健身场所、公共厕所、112盏路灯等全部进行更新,使得这个有着22年楼龄的小区面貌如今焕然一新,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让居民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新市花园二期“口袋公园”属于“见缝插绿”,面积约300平方米,虽小巧袖珍,但却内涵丰富,实现了海绵城市理念。草地上种有嫩草和灌木,悉心布置特色树种和植物,绿油油的环境相当养眼,周围还布置有庭廊和座椅,街坊可以坐下小憩,受到大家点赞。
去年7月,汇侨路工程完成并开始通车。作为新市街十项民生实事之一,该工程历时三个月,道路全长约940米,宽约25米。建设内容包括改造花基、种植绿化、铺设沥青路面、提升井盖、安装护栏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增设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改变了该区域人车混行的现象。
做深做实“红色管家”,共建项目惠民生
近年来,新市街通过链接社区、业委会、物业等基层党组织资源,全面建设“红色管家”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质量。
家住松园岭社区的李女士表示,她的公公之前因脑卒中瘫痪在床,每次外出看病都需要家人抬下楼十分不方便。“有了这个健康服务驿站,现在方便多了!”李女士说。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松园岭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红色管家”职责,联合广州牛氏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党支部实现红联共建,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机场路1737-1765号小区内试点打造健康服务驿站,以“固定站点+流动门诊部+送药上门+医学专长下沉党员挂牌服务”四个一模式为社区老年居民解决看病难问题,建立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在完成问诊服务后,该医院还将送药上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病取药”一条龙服务。
党员助力“微心愿”,民生工程暖民心
点亮群众“微心愿”、助力民生“微项目”。随着双微活动的开展,新市街多渠道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小程序、公众号、“穗好办”、微信群、社区活动、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线上线下途径收集。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给居民带来一份份暖心和安心,也让更多人关注支持认领“微心愿”活动。
日前,松柏苑社区征集到辖区内一名75岁独居老人想订阅一年《老人报》的微心愿。该社区双报到党员们了解情况后共同在穗好办App“羊城先锋”心愿平台上认领该微心愿。“这圆了我一直以来在家能读报的心愿。”老人接过报纸后,表示感动和感谢。
截至2021年12月13日,松柏苑社区党支部累计征集微心愿32个,48名党员参与完成项目30个,惠及辖区内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28人,辖内群众约968人。
打造平安平台,提升服务软实力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夯实一个个基层基础的小平安,才能建设好平安街道。搭建新市街平安促进会小程序平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目前,小程序已经开通了立法联系、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群防共治、纪检监察等多个板块,新市街辖区内居民已经陆续开始使用小程序,不但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矛盾纠纷联调、法律咨询,还实现了线上活动参与、志愿者报名等一线通功能。据去年11月数据统计,小程序处理群众上报处理投诉事件89宗,调解矛盾纠纷26宗。
接下来,新市街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快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街道重点中心工作安排,察民情访民意,聚焦民生实事,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带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助力白云。
幸福心声
“之前这里杂草丛生,环境卫生也不好。如今经过整饰重建后,竟成了一个‘口袋公园’,还有了许多健身设施。街坊不仅可以在这里休憩,还能跳广场舞、打太极拳。”
——白云区新市花园二期居民冯女士
民生数据
●截至目前,新市街十项重点民生项目已完成10项,完成率达100%;棠涌、小坪两个联社共2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20项,完成率达100%;共设立微项目18个,收集微心愿431条,已办结和落地率均实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