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新快报]厚重历史浓浓人情 古村变身容貌示范社区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科甲社区

发布时间:2022-02-17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1月27日,新春临近,年味渐浓,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邀请辖区内的书法爱好者来科甲社区内的科甲私塾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写赠活动,为辖区居民送春联、送文化、送温暖,把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居民们报上春联内容,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一副副墨香浓浓的春联顷刻间完成。志愿者将春联送到居民手中。红红的春联增添了喜庆气氛,更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送春联活动体现了科甲社区的历史、人文,以及这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的活力。

  投入210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

  “‘福气降临合家福,春光辉映满堂春。’写得太好了,非常感谢书法老师给我写的这对春联,让我提前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也很感谢街道开展这次活动把祝福送到了我们的家门口。”送春联活动现场,张阿姨接过春联高兴地说。

  此次送春联活动共送出春联1000余副、“福”字200余个。手拿春联的居民个个笑容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手写的春联才有春节喜庆的氛围,才更有年味,也更有人情味!”

  据史料记载,科甲社区前身为科甲水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因祈望子弟中科举及第,村民为村子取名“科甲”。现居住人口超2500人,以杨姓为主。2020年以来,科甲社区参与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获评全市总分第一名。老旧社区焕发新活力,科甲社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从前风水塘周边被汽车乱停乱放所侵占,现在变成了村民活动的中心。到了夏天,新科经济联社还会摘荔枝分给全村人。”村民罗婆婆说。

  百日攻坚,科甲蝶变。杂草丛生的土堤上,建起了连接风水塘的“清风桥”;科甲旧墟空地广场拆除违建,变身科甲党群文化广场;荒废10多年的老式公厕升级为岭南特色公厕……2020年下半年,因应创建市级容貌示范社区的契机,嘉禾街联合新科经济联社,紧扣“一街一塘一园”规划,投入2100万元对科甲社区进行升级改造,有430多年历史的老村重新焕发出新活力。

  冬至分鱼 全村分享“好意头”

  “我家分了两条草鱼,寓意年年有余,好意头!”不仅是春节,科甲社区的人情味体现在一年四季中。去年12月21日冬至这天,科甲社区沿袭“分鱼”这一传统习俗,在风水塘里捞起6000多斤活鱼,社区决定将鱼分给2000多名居民。当天一大早,科甲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撒网布场,居民将风水塘围得水泄不通。“我家分了两条鲩鱼,印象中分鱼的传统已经沿袭了20多年了。”科甲社区居民陈姨说。

  “我们希望冬至这一天分鱼的好传统能一直持续下去,不仅是让村民享受一份集体收获的喜悦,更是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福,也充分体现我们容貌社区建设的成果,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安居乐业,年年有余。”新科经济联社党支部委员会书记杨灼秦如是说。

  共享改造成果 增强归属感

  一片碧水塘,岸边荔枝垂。沿着嘉禾街科甲牌坊走进社区,偌大的风水塘豁然开朗。具有岭南元素的石栏杆与修葺一新的私塾群相得益彰;塘边的20多棵老荔枝树被悉心保护,沉淀着科甲社区厚重的历史。村民绕着风水塘绿道运动健身,祥和而热闹。共享社区改造成果是科甲社区的日常,无论是否本地人,对社区的归属感都日益增强。

  科甲旧墟空地广场拆除违建,变身科甲党群文化广场。“令人感动的是,去年决定把分红全部投入容貌社区创建时,村民们都是举双手支持的。”杨灼秦说,“创建容貌社区,我们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促进了联社的团结,重新挖掘了科甲的历史文化,留住了宗族的历史记忆。比如,清风桥与杨氏‘清白传家’家风一脉相承,寓意子孙们都能清清白白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杨灼秦告诉新快报记者,新科经济联社始终保持着团结友爱、和谐互助、尊老敬老、“分甘同味”的宝贵家风。每年水果丰收时节,新科经济联社会和居民群众分享荔枝、龙眼的丰收成果。逢年过节,除了为居民分红和分发各项福利外,还会组织大家欢聚一堂炸煎堆、包汤圆、做小吃,共享劳动的喜悦,其乐融融。

  “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共融

  科甲社区北门边有一棵400多岁的老榕树,因树木高大,又被大家称作“飞榕树”。旧时,这棵古榕之下原为科甲旧墟空地广场,一代又一代科甲人曾在此遮荫纳凉。经改造后成了如今的科甲党群文化广场,新建党建文化长廊,重现了“祠堂前、榕树下”村民议事场景。

  在党建引领下,科甲社区以大榕树为主要布局点,引导街坊在榕树下自主议事、快乐健身、浸润文化、留住乡愁,构建起“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共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将党建融入村民的“生活圈”。

  明清时期,科甲社区就建有玉林祖厅(远清家塾)、玉富家塾、兆宏家塾、进郁家塾和应和书舍。为守住这一百年文脉,科甲社区依托容貌示范社区的创建契机,拆除家塾周边的违建,修旧如旧,将科甲百年私塾文化重新展现给后人,成为了社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改造后,该家塾群分别用作醒狮队伍培训基地、农具陈列博物馆、老人饭堂和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服务阵地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功能活动空间。

  访谈●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党工委书记 张丹莉

  新快报:请问街道对于科甲社区的建设有何规划?

  张丹莉:2020年,嘉禾街科甲社区成功创建成为市级容貌示范社区。如今,科甲社区正持续提升周边人居环境质量,新科住宅生活区将结合越氏宗祠、应和书舍、玉富家塾、新科村解放战争革命根据地等传统文化要素,建设文化创意园、文化互动体验馆、文化主题展览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示范片区。

  新快报:除了科甲社区,嘉禾街对其他片区有何规划?

  张丹莉:嘉禾街“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着力发展“三大战略片区”,高质量建设新科宜居宜业宜游示范片区、创建北部长红美丽健康片区以及南部望岗活力创新片区。随着望岗旧村更新项目的签约启动,将通过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吸纳创新性企业集聚发展,打造望岗活力创新片区。街道将着力发展“三大战略片区”,不断优化路网布局,统筹总体规划、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多因素,构建“一心三片区”的发展空间布局,并逐步形成以发展新空间承载发展新产业、以发展新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的新局面,实现片区整体环境景观与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升。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