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信息时报]白云区钟落潭镇虎塘村

——走访五百年古村落探寻旧时书室家塾

发布时间:2022-02-17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泥屋栖雀、鱼塘卧鸭、古祠流芳……距广州市中心30多公里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有条古老的村落,名曰虎塘村。虎塘村村风淳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日前,记者走访虎塘村,探寻村内历史民居,感受古村浓厚文化底蕴。

  因虎形小土丘得名 虎头故事流传至今

  虎塘村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最南端,是白云区钟落潭镇、太和镇、人和镇的交汇点,流溪河从村旁流过。

  据相关资料记载,该村始建于1503年,由韶关南雄人迁移至此聚居形成,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旧时隶属番禺县。1987年,该村相继变更为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虎塘行政村、钟落潭镇虎塘行政村。

  虎塘村主要生活着张姓、林姓、何姓三大姓氏族人。年近八旬的虎塘村退休老书记张丽明告诉记者,虎塘村原名虎原岗,因村北虎形小土丘得名。后因村庄邻近流溪河,水路畅通,又遇邻村改名为“龙塘村”,因此该村也随之改称为“虎塘村”。

  “虽然小土丘没了,但先辈修建‘鸿圣古庙’时仍选用雕刻了虎头的‘泰山石敢当’石碑彰显村名。”张丽明说,鸿圣古庙于20世纪中期被拆,石碑无处可寻,但虎头故事仍流传至今。“晚清战乱不断,时局不稳,时有土匪贼人来侵犯,村中张氏先祖第十五代传人张屈宝团结附近土豪乡贤起庙设宴,一致御敌,保护家园。”张丽明说:“石碑上的虎头威武万分,村民以此为图腾,作战退敌,十分威风。”

  村中尚存书室家塾 如今已被活化利用

  古人曾言,“云从龙,风从虎,虎啸而万物宁”。虎塘村自古崇文尚教并传承猛虎般的浩然正气,“先祖相信虎的阳刚之气就是人修心修身需要的浩然正气,它是正直的、勇敢的、威严的、拼搏的。”张丽明介绍,虎塘村在建设过程中发扬了敢为人先、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目前,虎塘村尚存两座古建筑,分别是朝进林公书室和印哉家塾。其中,印哉家塾建于明代后期,约有300多年历史。

  走访中,张丽明用古老的长把钥匙为我们打开朝进林公书室那道近百年的门锁。建于清朝的朝进林公书室内阔三间,虽年久失修,但雕花门楣、飞檐木柱依旧显露出昔日高雅的书院气息。“这两座古屋曾被改为粮仓,我们小时候常在这里听老人们讲故事。”张丽明介绍,朝进林公书室也曾被用作村卫生服务站和农村信用社,不间断的人气一直滋养着这座老建筑,因此建筑主体保存良好。在书室墙上,记者看到20年前村民参加足球比赛时获得的奖状。

  多年来,虎塘村每逢春节都会举办村民运动会,篮球、射击、跑步等各类竞技项目吸引着村民争相参与。20世纪60年代,村民还组建了篮球“飞虎队”参加广州各大篮球赛事。“那时候我们经常获奖,可以说是雄霸一方!”回忆起昔日在“飞虎队”的青葱岁月,张丽明仍激动不已。

  “我们的先祖重文尚武,积极进取,考科举要上榜,赛体育也要得奖。”80岁老村民林锡和告诉记者,其先祖曾高中举人。在印哉家塾里,记者看到虎塘村近期挖掘出土的老石碑,碑上刻有“同治十一年癸酉科乡试壹佰零八名举人,林元璋立”碑文。林锡和自豪地表示,林氏族人积极进取,族中人才辈出。今日的印哉家塾作为村中的图书馆和村民画作展览馆,已经成为孩子们课后学习的乐园。

  田间地头忙种植 村民奋力打“姜山”

  竞技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虎塘村人。如今,这个古老村落正以“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据虎塘村党总支书记邓雪兰介绍,近年虎塘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获得成效,村中卫生环境变好,还修建了文化广场、羽毛球场等娱乐休闲场所,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同时,虎塘村率先将村里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农业规模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不少村民在流转地种生姜,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姜山’。”邓雪兰介绍,目前村中已有300亩连片的农村用地规模流转,统一交由签约公司进行生姜种植、水稻种植、农田观光等经营使用,农民成了公司的“员工”,“家门口的水稻田成为‘车间’,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种田拿工资。”邓雪兰说。

  今年1月初,记者在虎塘村一带的田间看到,十多名农民忙着在地里开沟起垄、翻地、入种、施肥、盖土,机械与人力交叉进行春耕作业,一派“农事催人忙”的热闹景象。“以前自己种田,现在帮公司种田,每天有120元,离家还近,而且公司还包午餐。”记者在田埂上遇到村民银好姐,谈起这份新工作,她十分高兴。

  傍晚,农民在田间集结,项目负责人杨先生打开记事本,以现金结算当日工资。“银好!”“来了!”看到银好姐,杨先生从一沓百元大钞里抽出一张并添上一张20元递给她,银好姐领钱签字下班回家。“哈哈,种姜工作还能做20来天,天天有钱收,真的很开心!”银好姐爽朗的笑声感染着田间地头的村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活化村中的古建筑,打造观光农业,努力让这座古老村庄焕发新生。”谈起虎塘村未来的发展前景,邓雪兰信心满满。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