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信息时报]开设临时接种点 为老年人“送苗上门”

——白云区构建多元化新冠疫苗接种体系

发布时间:2022-12-19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专家说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手段,能极大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所以接种很有必要。”近日,75岁的潘老先生在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第三针新冠疫苗。经过30分钟的观察,潘老先生表示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据了解,目前白云区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接种点,构建以“固定接种点为主、临时接种点为辅、移动上门接种为补充”的多元化接种体系,通过广泛引导市民科学了解、积极融入疫苗接种工作,提升辖区居民接种率。

  医护贴心服务老人

  提供便捷接种服务

  近日,记者在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新冠疫苗接种点现场井然有序。今年75岁的潘老先生此次是来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疫苗前,医护人员仔细检查老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各项指标都符合接种要求,随后为他接种了疫苗。

  “专家说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的手段,能极大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我们老年人虽然活动范围小,但也不能避免被身边人传染,所以接种很有必要。”潘老先生说。

  除了老年人接种疫苗之外,当天也有不少年轻人前来接种。正在留观的任小姐表示,今天她过来接种第三针,前两针都在老家陕西接种。

  除了常规的门诊接种,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设置临时接种点,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接种服务。“周一、二、三(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2:00-4:30)在社区医院设置接种点,周三、四、五、六(每天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在黄石街江夏大塘大街72号的红山岭临种点开设临时接种服务。”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汪一琴表示,中心尽量选择方便居民接种的工作方式,保证有接种需求的居民实现全覆盖,筑牢免疫屏障。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 居民接种热情提高

  “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基础病史……”12月5日,在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高塘接种门诊现场,医护人员仔细询问10岁的小邝(化名)过往病史,在通过评估后,很快地为他接种了第一针疫苗。“小孩去年脑水肿,医生建议推迟接种疫苗,今年状况好转,我就赶紧带过来接种。”小邝父亲说。

  “这段时间居民接种热情高,当天疫苗接种达到174针次,其中有93针次为第一针,当中以儿童及老人居多。”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成人接种门诊负责人江升告诉记者,最近,居民尤其是老人接种疫苗的接受程度明显提升,“我在接诊病人的时候,也会了解他们的疫苗接种史。若病人还没完成疫苗接种的,我也会鼓励他们在评估完身体条件后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据悉,12月5日起,高塘接种门诊新冠疫苗接种服务时间调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不需要预约。

  “流动接种点”为老年人“送苗上门”

  “医生到家里给老人接种疫苗,真的很方便!”12月5日下午,鹤龙街彭上社区居民刘女士感激地说。随着天气变冷,鹤龙街联合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为辖内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群提供新冠疫苗上门接种服务,这些医护人员俨然成为鹤龙的“流动接种点”,哪里需要去哪里。

  12月5日下午4点30分左右,鹤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陈兴和搭档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彭边社区刘女士的家中,为其88岁的父母上门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他们详细询问接种者的病史、禁忌征等情况,现场评估其身体状况,在确定各项指标符合接种条件后,为老人接种了疫苗。

  “我爸妈年纪大了,他们上门给老人接种疫苗,我很感谢他们。疫苗接种可以减少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给他们更好的保护,现在还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很便捷很暖心。希望更多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打完全家都安心。”刘女士说。

  当天下午,陈兴和搭档为5户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陈兴表示,社区工作人员会提前走访辖内居民,了解哪些人有上门需求,“我们会根据社区提供的名单,上门为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接种。”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更多老年人接种疫苗,鹤龙街各社区通过打电话、微信群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发动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鹤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则每天根据居民上门接种的需求,组建多支接种小分队,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登记、疫苗知情告知及健康评估、接种及接种后留观医疗保障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