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广州日报]巧用空间 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

——白云区因地制宜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发布时间:2023-05-26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下楼就可以充电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问题解决了。”近日,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采访时,多位村民如此说。据悉,该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统一加装充电设施,成功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目前,广州市白云区正在按照《广州市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工作方案》要求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成功经验已在推广。

  东华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们利用村里的边角地块和房前屋后设置充电点,让群众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充电。

  刘女士是东华村的一名出租屋主,她每套出租屋的租户都有电动自行车,有些还不止一辆。“现在租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充电了,充一次电花费一元多,很便捷。”

  记者在刘女士家附近的巷子走访发现,一些不适合在家门口安装充电装置的楼栋,会将充电点安装在楼与楼之间的过道。每个充电点都配置了灭火器以及简易消防栓,还张贴了安全宣传单张。

  “每个充电插座都安装了漏电开关,确保充电安全。”人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每隔一段距离,他们还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小型集中充电点,满足附近群众在家门口充电的需求。“从去年开始安装使用后,这种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今年起,这种模式已经在人和镇全域推广。”该负责人说。

  与东华村相比,三元里村的房屋则显得更加密集。据了解,该村辖内出租屋有3000多套,常住人口接近4万人,其中电动自行车约有830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一直是村里的难点。

  “去年,我们将加装集中充电桩列为街道的十大民生实事。”三元里街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利用半开放式架空层作为集中充电点,并邀请消防部门参与设计,排除消防隐患。

  在三元里村抗英大街一个半开放式集中充电点,记者看到,该充电点除了有充电插座,还有充电柜,并安装了视频监控。

  “除了视频监控24小时监管,每天还有网格员现场巡查。”上述负责人表示,除了这种模式,三元里村还在不影响整体环境整洁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增加充电装置。其中,人流密集的三元里抗英大街便是典范,该村在道路一侧原本划定了停车位的场所,增加了一排充电装置,方便附近住户、商户等充电。

  据悉,通过见缝插针打造充电圈、改造环境开辟充电空间等不同方式,三元里村目前已有充电设施21处近800个充电口,预计今年底还将新增1200个充电口。

  该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增加充电口的同时,他们还对辖内违规充电、飞线充电、违规停放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各镇街根据辖区实际,探索出了很多可以复制推广的方法,解决城中村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难题,我们已经在组织各镇街交流经验。”白云区委政法委上述负责人表示,计划到今年底前,全区每个村(社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需求将基本得到满足。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