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南方日报]以心聚新 新兴向荣

——白云区金沙街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07-30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走进广州白云区金沙街,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在社区里“安了家”,一个个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的“爱心驿站”成为他们闲暇时的歇脚处,工作时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们也成为社区治安的流动“守护者”。

  新业态、新就业的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和新实践。党建工作怎么抓,如何才能抓出实效,是一个亟须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广州白云金沙街坚持“党建+”模式,以“筑网+暖心+共治”组合拳,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强矩阵,以党建为抓手、以党组织为纽带,联动企业和社区实现资源共享,凝聚新就业群体队伍,给予有效组织,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在创新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中作出了有益探索。

  筑网 为新就业群体安“家”

  金沙街的永旺梦乐城金沙购物中心为大型商业综合体,聚集了许多知名餐饮、零售商铺,每到用餐时间都会有大量外卖小哥进出商场派送订单,商场负一层的金沙骑士爱心驿站成为他们等待订单时的落脚点。

  “平时我们在电动车上休息,现在这个爱心驿站环境很好,有空调、人流少,也比较安静,非常适合休息,我发了朋友圈,向更多的骑手推荐,让大家都知道这个驿站。”美团骑手利日武表示,一般过了中午送餐高峰,下午单比较少,不少骑手会选择在商场内休息,等待平台派送订单。

  这是金沙街的首个商圈爱心驿站。借助“小哥恳谈会”以及线下走访,金沙街与永旺梦乐城达成一致,建设永旺梦乐城金沙骑士爱心驿站,在驿站内添置桌椅、书架、共享充电器、共享药箱、修车工具等物资,外卖小哥们不仅可以在舒服的环境里休息,还可以享受驿站提供的各项服务。

  党建工作是政治工作,更是“人心”工作。党建引领要向“新”发力。随着互联网新业态不断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正在迅速发展壮大。金沙街地处广佛交界门户节点,辖内以住宅社区为主,常住人口约15.23万人,对外卖、快递需求量大,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在此就业和生活。

  业态“新”在哪里,形态“变”哪里,党的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管好的前提是“心底有数”。金沙街选择从行业主管部门入手,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底册数据,以基础网格为单位,结合经济普查工作,发动驻点团队、村居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新就业群体摸查行动,全面摸清核实外卖、快递、网约车的平台、站点、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做到动态更新,确保底数清晰。目前共摸查各类站点企业52家,从业人员896人。

  这股城市“新生力量”具有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散性强等特点,组织难覆盖、队伍难管理等现实问题也长期存在。流动的骑手,往往对所属街道缺乏归属感,成为动员这群新就业群体的“拦路虎”难题。

  没有家,就让骑手先有家。11个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的“爱心驿站”如雨后春笋,在街道各处冒出,有与快递企业、商业楼宇共建新建的,也有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户外劳动者驿站设立的。提供饮水、热饭、充电、休息、阅读等基本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搭建遮风挡雨的“落脚点”和蓄力赋能的“充电站”。

  通过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与思想引领不断加强,新就业群体组织的引领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原本松散的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使党建在新兴领域做到全方位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把“最活跃的地带”打造成“最坚强的阵地”。

  暖心 社区骑手“近”距离

  有“家”,更要有“家的感觉”。一个个爱心驿站,成为金沙街开展暖心活动、完善职业保障、强化关心关爱的阵地,为新兴业态厚培发展土壤、释放更大潜力。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慰问活动、节假日组织发放节日物资、组织开展“小哥学堂”政策宣讲和义诊活动……在爱心驿站,金沙街针对新就业群体在落户、医疗、维权等“急难愁盼”方面较为弱势和困难的情况,围绕积分入户、工会普法、预防诈骗、交通安全、医疗健康等新就业群体关心的方面,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制度,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测血压血糖、免费诊断、健康咨询等服务,不断增强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与此同时,金沙街聚焦新就业群体特点,在最迫切、最真实、最急需的诉求上下功夫,通过组建微信群、召开“小哥恳谈会”、发布问卷星、征集“微心愿”等方式,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主动收集需求,及时反馈结果,畅通建言献策的渠道。今年以来,共发放调查问卷383份,收集反馈困难和诉求17条,征集认领微心愿85个。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哥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金沙街发动基层党组织力量,进一步增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怀,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使新就业群体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融入度和感受度,并通过服务关怀与教育引领相结合的方法,在政策、阵地、资源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提高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金沙街工作的朴朴超市配送员刘华森是湛江人,十年来辗转多个城市谋生,他坦言在之前的工作经历中与当地往来甚少。“之前在其他城市工作,与当地社区往来并不多,但我们从去年开始留在这里过年,社区开展了春节留穗过年的慰问活动,对我们的小孩子拥有玩具的心愿也尽可能满足了。”

  今年,金沙街开展“金沙先锋骑士”表彰活动,为6名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金沙骑士”颁发证书。“这让我看到,我们的工作也是能够发光发热的。”刘华森说,随着对社区的联系度与亲近感的逐渐加深,他也开始主动了解当地的历史和人文,闲暇时也会邀请朋友来到金沙,“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共治 基层治理“新”力量

  当新就业群体逐渐融入社区,他们也就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一股“新”力量。

  在沙凤新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的“关爱零距离 情暖老人心”微心愿认领活动中,中通快递公司党员黄山景就认领了87岁独居老人冯润池的微心愿。在老伴去世后,冯润池希望能经常有人上门陪他聊聊天,黄山景便走进沙凤复建房看望老人,嘘寒问暖,了解他的生活所需、起居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基层人员承担着各级政府政策落实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新就业群体“新”力量的加入,既增加了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协助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压力。

  “在不影响他们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尽量发动社区门店的快递和外卖配送小哥加入我们的志愿服务中。”金域蓝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志丹介绍,在电动自行车禁入小区劝导、创文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维护等活动里,都有新就业群体力量的参与。

  “快递和外卖小哥们走街串巷,走的路比我们要多得多。”沙凤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谭嘉豪提及,新就业群体力量的加入,对以个位数的社区基层人员管理9000多人的社区来说,有了更及时发现问题的“触角”。“他们路过发现问题会及时上报,我们及时处理给予反馈,避免衍生负面问题,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帮助,也给予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成就感。”

  目前,金沙街吸纳了96名“小哥”到社区报到,组建“金沙骑士”志愿服务队,赋予兼职网格员身份。通过“随手拍”方式,将遇到的突发情况、违法行为、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及时反馈传递,让他们从“服务对象”变成“治理力量”。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新的机制酝酿而生。金沙街推行“积分赋能、全员抢单”工作模式,制定“金沙骑士”志愿服务队兼职网格员积分奖励方案,联合永旺梦乐城、B站营地等商家平台共建丰富奖品清单,不断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主动完成社区报到、上报社情警情、参与社区活动等途径获得红色积分及奖品,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去年,‘积分赋能、全员抢单’的模式已经推行,今年,在区委社工部和区‘小个专’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率先开通运营骑手‘爱心超市’,不断完善积分管理机制。”金沙街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吸引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基层治理,除了以积分换物的奖励方式,更要培养新就业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所以我们也正在设想设立社区商户评选活动,让外卖小哥参与其中,作为评委评选友好优质商家”,引导新就业群体将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形成城市基层党建的“新”生态。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