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信息

[南方都市报]白云“换道超车”举全区之力发展氢能

——成立产业创新联合体,出台政策措施布局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没有柴油大卡车的噪音和废气,现如今越来越多以氢能作为动力的车辆行驶在广州白云区的城市道路上,与其它车辆一起绘出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将氢能产业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作为珠三角地区商贸物流中枢与制造业大区的广州市白云区正举全区之力发展包含氢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发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之下的新可“能”。

  自研氢能发动机

  核心零部件大部分实现国产化

  白云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基地,辖区物流基地密布,城市重点基础建设项目较多,适合工业类氢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据了解,加满一次氢气,车辆能持续行驶350公里以上,每公里使用成本与燃油车相差无几,甚至更低。对比燃油车,氢能源车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为车辆的行驶提供动力,反应产物只有水,无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同时车辆行驶更加安静。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是氢能源商用车的“心脏”。据了解,由于氢能市场仍处于初期商业化阶段,在技术上氢能产业涉及大量的基础材料和工程难题,在燃料电池系统中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电堆等高技术含量核心零部件更是面临“卡脖子”的问题。

  对此,由云韬氢能和上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广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于2023年在白云区揭牌成立,首批12家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及国内高校院所签约进驻联合体,共同提升产业链核心技术竞争力。目前,该联合体自研的“领航一号”已经过50万公里的路试验证。

  “‘领航一号’产品系列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实现85%国产化。”据云韬氢能副总裁廖国斌介绍,“领航一号”的额定功率覆盖60kW至130kW,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城市客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等多种应用场景。他还透露,联合体企业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260kW的全新升级系统,实现100%国产化。

  目前,云韬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其中发动机系统产线可实现年产2500台套系统。此外,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电堆等高技术含量核心零部件在联合体的联合技术攻关下,正逐步被突破。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太快了。”云韬氢能生产制造中心副总经理寇会良表示,短短两年间,当年仅有的10kW发动机系统早已迭代升级成为130kW的系统,未来甚至还有更大功率的系统在成熟后投入量产。他表示,生产不同功率的发动机所需的工序大致相同,因此,现有的生产模式适合随时调整不同的产品输出,待市场对某些规格的产品形成稳定需求后,企业也会设立全自动化生产线。  

  落子一批补能站点

  为氢能产业应用“护航”

  随着氢能技术的逐步提高,氢能在白云区的落地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白云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云韬等龙头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投放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500台以上,规划建设加氢站(综合能源站)6座。

  其中,位于太和镇北太路的白云区首座加氢站已于今年3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占地面积近3000平米,加氢规模为1000kg/天,每天能服务30台以上氢能源重型卡车。

  作为汇集跨市交通走廊和市内主要干线的白云区,未来还将加大力度布局加氢站,根据去年底公布的《广州市加氢站建设选址指南》就把白云列为制氢加氢站布点的重点区域,全区站点布局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已经在白云区落地氢动力商用车制造基地项目的广州海珀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兆勤也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格局已然明晰的情况下,白云区聚焦氢能商用车正当其时,“这个板块如今才刚刚起步,白云区只要抓住机遇,利用好土地、物流等自身优势,完全可以培育出1-2家领先的氢能商用车整车生产企业。”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