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我区明晰“人屋”服务管理路径(图)

发布时间:2016-05-26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在出租屋配置标准统一、实现经营主体集中和多元、日常巡查网格共管、人员管理实现信息互联、公共服务均等实在、社区共融畅通渠道等方面发力,探索“人屋”服务管理新路径

  健全出租屋和来穗人员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强化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广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近日,记者梳理《广州市白云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以下称《规划》)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区的“人屋”服务管理路径已然明晰。

  “我们应把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工作作为重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来做。”区来穗局局长唐皓表示,具体来说,“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在出租屋配置标准统一、实现经营主体集中和多元、日常巡查网格共管、人员管理实现信息互联、公共服务均等实在、社区共融畅通渠道等“人屋”服务管理内容方面发力,助力平安白云建设。

 

  A、出租屋新配置标准统一

  《规划》指出,制定完善出租屋结构、治安、消防等租赁标准,禁止不符合条件出租屋进入租赁市场。

  解读:出租屋因配置不统一、管理不统一等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影响,如安全生产隐患、消防隐患、意外事件等等。对此,唐皓指出,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出租屋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但管理部门以前并没有针对出租屋这个市场做标准化建设,如出租屋主出租房子必须安装电子门禁就应成为一个标准。

  唐皓表示,事实上,以前相关部门对出租屋也有安全方面的要求,比如规定出租屋要有两个楼梯,即一个楼梯一个消防通道。但房管员发现,能做到的出租屋并不多,即便发现有问题,到最后还是很难真正整改落实。“如果要消除出租屋的各种安全隐患,我们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出租屋结构、治安、消防等租赁标准,比如,出租屋必须安装电子门禁,必须要有视频监控等等。有了统一的标准,管理就会高效很多。”

  B、实现经营主体集中和多元

  《规划》指出,在对城中村出租屋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推行小区物业式集中管理模式,将出租屋由零散引向集中管理,并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机制进行引导。

  解读:“管好出租屋,一定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各方管理责任,努力把出租屋推向集中管理,通过不同主体实现出租屋管理的物业化、公寓型和围院式管理。”在唐皓看来,出租屋推行集中管理势在必行。我区现在有出租屋99万多套,12万多栋,但管理员只有1918人,就是按250套出租屋配一个管理员,目前的管理人员也远远不够。在人员不够的情况下,发动不同的经营主体,使零散的出租屋走向集中管理,这一点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不同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上的公司,也可以是村社,也可以是屋主自发或联合。举个例子,管理能力强的村社可以成立一个物业公司,把全村的出租屋集中起来管理,这样能大大减少相关部门的管理压力。唐皓表示,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新的管理层次,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把责任一层层地落实下去,而不是聘请更多的管理员直接去管理,这也等于是把马岗公寓式管理的经验推广。

  C、日常巡查网格共管

  《规划》明确,强化日常巡查管理,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出租屋隐患问题的巡查、告知、查处、反馈工作流程以及联合整治、情况通报机制。

  解读:据介绍,现在很多来穗人员和出租屋问题基本上就在“镇街那里转圈”,难以快速解决。唐皓认为,要打好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基础,就要有专门的队伍实现日常管理和专门治理。第一是要有一个专职专责的力量,就是建立房管员队伍,而且是要建立镇街直接管理的房管员队伍。据了解,目前我区的房管员队伍大部分都是村社直管,很难做到专职专责,业务水平、执行能力也很低。而街道直管的队伍就做得非常好,比如说景泰街是街道直管队伍,出租屋网格化等工作都做得比较好。第二个就是对出租屋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要联动执法、快速反应。目前来看,联动执法应该说没有真正运作起来,或者说运作得并不理想。

  区来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希望我区能真正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真正的联动执法,把日常巡查管理、联合整治等工作落到实处。

  D、人员管理实现信息互联

  《规划》明确,建立“人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系统数据的互联共享,与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公众服务平台、微信、短信平台等周边管理服务网络设备的对接。

  解读:“十三五”期间,区来穗局将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广“电子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和来穗人员信息化移动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实现门禁系统由目前基础性的离线操作向联网发展,从简单的门锁功能向采集数据、分析研判、社会管理等功能升级过渡。同时,建立“人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系统数据的互联共享,与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公众服务平台、微信、短信平台等周边管理服务网络设备的对接。

  唐皓表示,“十三五”期间必须实现信息互联,不然很难做到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唐皓认为,要管住来穗人员,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他的个人信息,无论他在哪里,都能管住他。但目前,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尚未打破,信息互联成为“十三五”期间必须破解的难题。

  E、公共服务均等实在

  《规划》明确,稳步扩大来穗人员凭居住证享受积分入户、房屋租赁、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服务的范围。

  解读:我区一直在努力推进来穗人员的公共服务,比如积分入户、积分入学、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评选、公租房服务等等,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也在不断深化。区来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短期内我区或许不能实现公共服务的绝对均等化。但在“十三五”期间,我区可以让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实在,尽量考虑到绝大部分来穗人员的生活、工作等需求。

  “十三五”期间,区来穗局将把遵纪守法的来穗人员纳入社区服务范畴,稳步推进来穗人员凭居住证享受积分入户、房屋租赁、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服务的范围,让遵纪守法的来穗人员享受更多实惠,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F、社区共融畅通渠道

  《规划》明确,通过“一依托两培育”(依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培育社会融合组织,培育具有代表性、先进性且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管理的地缘协会)大力推进融合社区建设,完善针对来穗人员的社区服务功能,为来穗人员提供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各种便利和服务。

  解读:唐皓表示,或许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让大家观念发生变化,但“十三五”期间,可以建立一些渠道让来穗人员有融入的可能,或者说有融入的选择。比如来穗人员想融入社区,他有路可走,来穗人员来到社区,也有接纳他的组织,让社区议事有渠道,参加体育文化生活有设施,受教育有专门配套,租房子有便利途径等等。

  据悉,自今年3月来穗人员“认识·适应·融入广州”系列培训课程启动以来,我区针对社区、企业来穗人员的不同需求,以广州民俗文化、粤语应用交际、职场情商心态、安全管理等6大培训项目为依托,已举办多期融合培训。除了继续进行融合培训, “十三五”期间,我区还将扩大随迁子女入读公校比例,探索成立来穗人员党支部等等,为来穗人员融入社区畅通渠道。(党英伟 通讯员/杨欣)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