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常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区域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区科工商信局局长刘晓明看来,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最关键的是产业转型升级,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从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的进一步支持优质企业开展转型升级工作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正在有力撬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批优质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转型升级,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实行村社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整治改造与转型升级工作后,我区于去年再次加码,推出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政策,在全区中小企业中掀起一股转型升级风潮。尤其是,有序推进村社工业小区、专业市场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我区“十三五”规划转型升级的一大重点工作,这将为我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和技术保障。
实施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区还将工业小区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工作的主体责任赋予到22镇街,主要负责推动区域内上述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每宗转型升级、增资扩产项目的审核把关。其中,就涌现出同和街、白云湖街、钟落潭镇等一批率先主动承担主体责任的镇街,他们已经瞄准了转型升级的目标,通过与企业、区职能部门的无缝对接,顺利推进一批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开花,实现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的双提升。记者了解到,就在去年,全区有2批33宗项目经区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批准同意,其中第一批15宗项目,第二批18宗项目,分布在15个镇街。
同和街 主动谋划项目引导总部经济集聚
眼下,低效用地转型升级,已成为同和街经济发展的又一转机。
同和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志辉坦言,受客观因素制约,该街辖内的村社、企业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在低效用地上寻求突破,成为了该街谋求转型升级的重点。
2014年,我区出台了《白云区实施村社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整治改造与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即“15号文”),为区内低效用地释放政策红利,正式拉开了村社集体物业转型升级之战的序幕。对同和街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带来了辖内经济实体转型升级的良药。
经过前期调研,同和街辖内条件较为成熟的天健家居装饰广场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天健广场项目),成为该街打响转型升级的头炮。如今,作为全区首批8宗转型升级项目之一,天健广场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造,招商达7成,成为区内转型升级项目的示范点。
转型升级政策为同和街发展拓展出了一条新路子,该街把握住机会,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加强指导及专业引导,确保项目实施不走样。同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丹莉介绍,该街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优质企业开展转型升级工作的实施细则,成立了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严格把好项目关。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有意向申报转型升级改造前,同和国土规划所就率先将该项目所在地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画出来,项目是否符合转型升级第一关便一目了然。为此,该街密切与上级部门、改造主体的联系,做好对接,认真把好每一道关卡,引导改造项目形成总部经济、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业态集聚。
天健广场项目的转型升级,成为该街口口相传的典型。同和街还召集辖内村社、优质企业,召开了转型升级座谈会,梳理出了一批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项目。截至目前,白云山医院、白云山制药总厂转型升级项目已获批,同宝路旧有物业、南湖旅游中心、南湖游乐园低端餐饮等项目经街道班子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上报区优质企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制度。
同和街党工委书记黄俊强表示,上述一系列转型升级项目为街道“十三五”规划作了良好开局,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主动作为,引导低效用地走转型升级之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鼓励辖内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改造项目提供一定面积的公建配套设施,为辖内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黄俊强介绍说,以天健广场项目为例,该项目将腾出1000平方米,配建同和街公共图书馆,丰富辖内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白云湖街 “三规合一”优化商圈布局
在白云湖街道办事处主任孔高翔的办公室内,一份名为《白云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的规划图挂在显眼的位置。
孔高翔表示,作为新成立的街道,白云湖街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基础、城市形态等方面较为薄弱,辖内产业大多是典型的只耗能、不产出,只过境、不交易,只旺丁、不旺财。随着《白云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的调整,该街在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方面已形成“三规合一”,为地区经济发展、低效用地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型升级能否为白云湖街经济社会发展破局?答案是肯定的。记者了解到,从目前白云湖街正在推进的优质企业转型升级项目来看,规划建设、产业研究等同步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找准区域发展定位,带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以夏茅汇莱石材城为例,其建筑低矮,以高耗能、低产出的石材加工为主,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白云湖街将其率先转型升级为装饰博览城。
“这里就是我们街‘十三五’将打造的五大商圈之一——新广花路商业商务圈,而石材城就是该商圈低效用地转型升级的范本。”孔高翔指着规划图说,与该地块相邻的还有一块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拟转型升级引进家居Mall,目前正在做产业规划及研究。“这样既可以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又可以优化区域环境、增加村民收入,何乐而不为?”
目前,白云湖街可开发用地面积占规划用地面积的7成以上,经济发展空间及潜力巨大。以大朗铁路货运站场为例,作为年货运量达2000万吨的大型货场,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却不大。对此,“十三五”期间,该街将该货场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做大高附加值服务,将货物交易、增值服务、大数据等纳入转型升级的范畴,打造出一个铁路物流生态圈。
以大通(国际)装饰博览城的崛起,构建出新广花路商业商务圈的雏形;以利嘉融资租赁中心、环滘时代时尚产业创意园区为代表,建设石夏路时尚产业创意园……在满足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基础上,白云湖街以新一轮转型升级项目带动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的想法,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钟落潭镇 引导企业走增资扩产路
在钟落潭镇副镇长陈智基看来,2014年我区印发15号文,开启了低效用地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这对镇街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因用地手续问题,几家本土发展起来的优质企业选择搬离,到其他地区发展,这对钟落潭镇经济发展来说,是一大痛点。”
乘着15号文印发的东风,钟落潭镇迎来了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机遇期,辖内企业深受鼓舞,纷纷提出了转型升级的需求。以广州市雅宝印花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钟落潭镇的优质企业,也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因生产场地限制,其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钟落潭镇积极谋划,引导企业走增资扩产路径,扩大产能。期间,该企业将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并增加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整合资源,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陈智基表示,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是钟落潭镇扶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有力抓手,尤其是对部分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而言,更是一个催化剂,对壮大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悉,在实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钟落潭镇严格坚守红线,对一切企图借转型升级之名搞违法建设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下一步,该镇拟制定进一步推进优质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申报实施转型升级的操作规程,为辖内更多企业谋求转型升级的福利。
※亮点项目扫描※
天健广场一期改造项目有望上半年开业
位于同和街的天健家居装饰广场(以下简称天健广场),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同时期建成的专业批发市场一样,固有的“矮胖子”建设模式及“三现”(现场、现金、现货)交易,显然已经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此前,该广场也曾试图寻求升级改造之路,却频频碰壁,困住了大展拳脚的宏图。
作为辖内唯一一家被广州市评定的家居装饰材料类示范专业批发市场,天健广场的转型升级,成为了同和街推进工业小区及批发市场实施改造的重点。在收到这一“大礼包”后,同和街与天健广场联手,欲对现有的产业模式进行大换血,一改以往档口经济的模式。
如何实施转型升级?据天健广场负责人介绍,该广场对改造后产业提升方面作了充分论证,最终定位为中国门窗精品博览中心,建成二栋三层建筑,首层层高6米,二、三层层高4.5米,项目规模完全区别于市场上的小型建材项目。
据介绍,天健广场项目将汇集木门、钢铝门窗等国内外门业一线大品牌,打造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品牌门窗集中地、最高端的门企展示中心、最便捷的OTO体验交易中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7成招商工作,拟于今年上半年开业。
天健项目微改造的顺利实施,给同和街工业小区及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心剂。同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丹莉表示,辖内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的热情高涨,目前该街正全力引导支持辖内企业通过走转型升级路子,来实现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