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0时50分,历时一年半的省重点电力工程——220千伏木棉至凯旋输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220千伏木凯线)成功投产!这无论是对广州还是白云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据悉,木凯线全长20.9公里,有电力铁塔70基。该工程投产后,将为广州中北部地区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提供供电保证,成为我区电网的主供电源,大幅改善白云电网结构,有效解决白云新城和白云中南部地区结构性缺电问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图 党英伟 通讯员/易良云
省重点工程 为广州中北部提供供电保证
作为省重点工程,木凯线一直承载着人们的期盼。据了解,木凯线全长20.9公里,共有电力铁塔70基,2013年完成立项,全面启动建设前期工作,2014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成功投产,历时一年半。
对于广州来说,它是解决广州中心城区电网的关键工程,是500千伏木棉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将500千伏木棉变电站电力下送至广州中部负荷中心的必要条件,能为广州中北部地区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提供供电保证,并使广州主干电网结构进一步清晰,有利于今后电网分区、分片运行。
对于白云来说,投产后的木凯线,将成为我区电网的主供电源,大幅改善我区电网结构,提高区域的供电可靠性,解决白云新城和白云中南部地区结构性缺电问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云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白云新城用电负荷紧张,木凯线的投产,将有效缓解白云新城供电压力,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的停电时间。
施工难度大 途经3街1镇“翻山越岭”
“这个工程太难了,现在终于能投产了!”去年12月31日,在前往木棉变电站参加木凯线投产会议的途中,白云供电局规建部主任毕超豪长舒了一口气。
“难”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字眼。据了解,木凯线全长20.9公里,共有电力铁塔70基,要经过嘉禾街、永平街、白云湖街、太和镇,其中不少电线和塔基要架在陡峭的山岭上,工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木凯线前期推进工作小组组员黄家健说:“为了确定木凯线路径方案和塔基位置,我们走遍了木凯线每一段线路、每一座塔基,还要对沿线业主单位进行细致摸查,以确保木凯线路径方案和塔基的可实施性。”让黄家健记忆犹新的是,因为不少塔基建在崇山峻岭之上,他们不仅要自开山路,遇到施工车辆上不去的地方,还要用驴子把施工设备一点一点驮上去,“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征地问题和沿线居民阻挠无法施工。”
去年1月初,岭南新世界部分小区住户以木凯线距离小区太近为由,阻扰木凯线建设,导致木凯线岭南新世界段停工10个多月,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从而引发我区缺电升级,造成约10万千瓦负荷缺口,2015年入夏后多次启动错峰预案。
后经区政府统一部署,白云供电局、区相关部门及街道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召开环评听证会、群众座谈交流会等,木凯线于去年10月13日复工建设,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电网结构优化 成为我区电网的主供电源
去年6月,承担着我区主要供电任务的220千伏北嘉甲乙线多次被通知错峰用电。“这是因为用于解决北嘉甲乙线重载问题的木凯线,因受居民阻挠、地质状况恶劣等原因无法按时投产所致。”白云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应对供电缺口造成的电网风险,该局对由北嘉甲乙线供电的嘉禾站、凯旋站等19个变电站采取错峰限电措施,我区11个街道及太和镇、人和镇等共21.34万用户用电曾受影响。
随着木凯线的成功投产,我区的电网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和优化。譬如,原来只有北嘉甲乙线承担我区的主要供电任务,木凯线投产后,我区的主要供电线路将变为北嘉甲乙和木凯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有了木凯线分担负荷,北嘉甲乙线的重载问题将得到解决,我区就不会像去年一样出现大面积停电。”上述负责人说,木凯线的投产,除了能分担北嘉甲乙线的负荷任务,同时还将500千伏木棉变电站的电真正送到了我区,使我区电网结构更加稳固。
该负责人介绍,与早些年电力供应不足不同的是,去年我区供电受限并不是电源性缺电,主要是因为几个重点的电力设施建设进度滞后所致,即为电网结构性缺电,“木凯线投产后,即便其他线路出现意外停电,也可以通过木凯线等线路转电,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白云的供电可靠性,以便为白云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