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区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据悉,该行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在行动过程中,区安委会创新工作方法,以四种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责任落实,同时严格实施了安全生产“黑名单”、公开审判、约谈等制度,进一步推动行动的顺利开展。
新:实行四种方式全方位督导
据了解,我区结合自身实际,增加道路交通黑点、城中村、专业批发市场、住改仓等21个重点行业领域,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区安委会创新工作方法,实行挂点督导等四种督导方式,对重点行业领域实行全方位的督导。
在实际操作中,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按照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对各街镇进行挂点督导。同时,由区政府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督促所分管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对本行业领域和本系统进行纵向垂直督导;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安委办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街镇、各职能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我区还实行专项督导和全面督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各督导组根据挂点街镇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在全面指导督促各街镇开展“打非治违”工作的同时,重点督导其“打非治违”的难点和重点行业。另一方面,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在明察暗访、深入调查,全面掌握第一手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指导有关街镇、部门制订方案、落实责任,推动解决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严:大力实施 “黑名单”制度
区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安委会严格实施了各项制度,以全面提高我区的事故防控能力,着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据悉,我区严格实施了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严重非法违法行为拒不整改、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事故以及存在严重非法违法行为不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的企业,查实后将把其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并在各类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铁腕手段,让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此外,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将对企业存在严重非法违法行为或因非法违法行为造成事故等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理、审判,强化教育和震慑;对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不力或行动期间事故多发的地区,将按照省、市和区有关规定,约谈事故多发的街镇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
为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整改工作,在专项行动期间,区有关部门还将围绕“一案一档”,逐项开展督办工作。同时,对各类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实行挂牌督办,并对挂牌督办的事项予以公示,待企业整改完毕后才摘牌销号。(谭启菊 通讯员/肖东坡)
相关新闻
区环保局查处7家非法排污餐饮店
针对近期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近日,区环保局组织夜间执法行动,分别对同和街、松洲街及白云湖街的餐饮、洗水行业进行现场检查,共立案查处7家餐饮店,1间无牌无证洗水作坊。
当晚,区环保局执法监察大队共出动10名执法人员,根据群众反映情况,兵分两路,分别对同和街、松洲街和白云湖街的餐饮、洗水行业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同和街的蟹山村、松洲街富力桃园A区,存在多家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餐饮店,均在居民住宅区附近经营。
执法人员介绍,餐饮店位于居民区楼下,以经营中餐为主,产生的废水、油烟及噪声,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附近居民造成很大影响。行动中,执法人员对骆记川味馆、温州美食店等7家餐饮店进行立案查处,并责令其即时停止违法排污行为。
根据群众反映,白云湖街存在无牌无证洗水小作坊,经常夜间关门作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噪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周边环境。当晚,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对该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发现1间无牌无证洗水作坊,当即对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行动结束后,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将此次执法情况反馈投诉者,投诉者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区环保局方面介绍,餐饮业油烟、噪声扰民,小、散、乱洗水作坊污染等,一直是群众投诉较为突出的问题。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大对上述污染的监察力度和执法密度,通过日常检查和不定时检查,以巩固执法成效,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杨镇华 通讯员/陈春微)
区安监局查处太和镇一涉嫌非法经营点
10月15日上午,接到群众举报后,区安监局执法一队对太和镇和龙九社一仓库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该仓库储存有危险品与其它货物混放,并没有根据危险物品特性设置防雷、防静电、防爆等安全设施。目前,该局现已对该仓库进行了暂时查封,并将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立案查处。
当天,执法人员进入仓库后经检查发现,这个大约500平方米的仓库储存有易燃液体危险标识的丙二醇甲醚3桶、二乙二醇单丁醚2桶,及其它无标签无名液体143桶,上述危险品与其它货物混放,没有根据危险物品特性设置防雷、防静电、防爆等安全设施。为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执法人员对无标签无名液体进行了抽样取证,并在大门上贴上封条。
16日,记者从上述货物所有人周某辉的询问笔录里了解到,该仓库归业主冯某卓所有,今年6月,周某辉与冯某卓签订租赁协议,随后进行经营储存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单丁醚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主要销售给佛山及周边客户,平均每天销售量在5桶左右,销售额为900至1000元。
区安监局执法一队队长曾桂容告诉记者,检验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为编号1993易燃液体,加之周某辉的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辰龙化工有限公司是在佛山注册的,并不具备储存设施经营资质,他在广州的经营储存行为就属于非法经营,该局现已对该仓库进行了暂时查封,并将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立案查处。(文/图 党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