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空气,充满生机的树木,白云湖绿道上人来人往,有的骑车赏湖,有的追逐打闹,充满欢声笑语。该绿道是我区绿道网建设的一部分。截至目前,我区共建成了23条绿道,里程为238公里,主要分布在流溪河、石井河沿岸和世外桃源附近。目前在建的绿道共26公里,游径已基本完成,待完成绿道标识后,将于9月正式完工。
据悉,自2010年我区开展绿道网建设工作以来,区交通局围绕提升绿道质量和数量、打造示范精品绿道等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每年的绿道建设任务。
引入专业公司管理驿站
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在建设绿道时,充分结合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优美的特点,按照“山水白云、生态绿道”的目标,系统地对全区绿道进行了精心规划,把流溪河、白云湖引水渠、白云湖、石井河、金沙洲、帽峰山等风景贯通在一起,构成了独具白云山水特色的绿道网。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绿道服务配套设施,区交通局根据我区绿道网结构和居民分布现状,建设了15个绿道驿站,分布在白云湖、金沙洲滨江公园、清湖湿地公园等景点旁边。我区绿道驿站的修建,均因地制宜利用景点的当地建筑改建而成,其经营管理也充分结合驿站所在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方式并用的运营模式。
具体地,对市区内条件较为成熟的金沙洲滨江绿道和白云新城绿道,我区主要参考其他中心城区的成功经验,引入了专业的公共单车租赁公司经营管理。在专业公司管理下,上述绿道驿站为市民提供了休憩、补给、租车、信息查询、手机充电等标准服务。
此外,白云湖绿道驿站由市水投公司负责运营,民科园科普驿站由大华企业运营,其他郊野型绿道驿站交由当地村社或个体负责经营管理。例如,寮采村的世外桃源驿站、鸦岗村的鸦岗驿站,均由当地村民负责经营,以当地美食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为手段,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
目前,全区的绿道驿站由区旅游办统一进行监管,并每年进行考核核查。
积极探索开发绿道功能
在加快绿道建设的同时,我区还全力推进绿道的软件建设,积极探索绿道网功能开发,希望通过将绿道与当地的优势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注重结合农业和旅游优势,通过建设绿道串联风景名胜,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道游和农家乐,带动农民就业和创业。
据介绍,钟落潭镇寮采村将绿道建设与扶贫相结合,自筹资金建设世外桃源驿站。该驿站以农家乐为特色,集旅游、休闲、娱乐、健身和餐饮于一体,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使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绿道的另一功能是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市民使用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据悉,我区有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市民出行不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得交通拥堵点呈现增多趋势。对此,我区在绿道建设上大下工夫,实现了与公交、地铁的无缝接驳,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出行通道。
在白云湖绿道走访时,大三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他从报纸上看到关于白云绿道的报道,便和几个同学相约来这里游玩,“真的不枉此行,这里给人的感觉很好,很舒服。”(谭启菊 林焕钦 通讯员/区交通局)
相关新闻
■ 记者观察
加强巡查监督 落实属地监管
建成绿道23条,里程超200公里,串联起山水白云,带动沿线旅游开发……毋庸置疑,我区绿道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走访发现,仍存在个别绿道疏于管理的问题,导致绿道路面脏乱、道路两侧长杂草等。
对此,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属地管理不当所致。据了解,我区的绿道管理参照市和其他兄弟区的做法,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即由各个街镇负责辖内绿道的管理,如均禾街负责石马桃花田园绿道中均和涌段的管理。
显然,属地管理的优点是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范围,但由于绿道管理增加了街镇的负担,因此个别街镇的绿道管理并不到位,并未做到经常性的维护。针对这个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区交通局将加强巡查监督,落实属地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