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白云湖东湖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园区游玩。开园3年多来,景区的配套服务管理是否完善?游客对园区周边建设有哪些意见建议?白云湖的开园,对周边街道、村社而言,又带来了哪些管理上的压力?村社群众对白云湖周边的发展又有哪些期盼?近期,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白云湖园区及其周边进行连日走访,试图理清现状,倾听各方声音,为相关问题寻找答案。有村社表示,希望上级部门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尽快完善白云湖周边规划,全面提升白云湖的整体形象。文/杨黛清 白洋 通讯员/何意君
配套缺乏 园外环境脏乱差 人多车多难停车
现状1 出入口设施简陋 乱摆卖现象严重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白云湖开园已有3年多了,但是外部环境和景区内环境完全是“两个世界”,景区内风景美如画,景区外却脏乱差。游客出了园区后,几乎无处可去,缺少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场所。
白云湖公园至今没有正式的大门,出入口设施简陋,除了东门外,其他出入口出来就是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的城中村。在大朗北出入口,所谓的拦车杆就是在一根铁棒上挂一块石头,以此控制其起落。“景区这么漂亮,出入口为什么这么简陋?!”一名游客如是抱怨。
环滘经济联社位于白云湖南出入口,临近春节,来白云湖游玩的游客多了,出入口处的流动商贩也多了起来,贩卖各种小吃、儿童玩具等,甚至有不良商贩公然在此宰羊。因为生意红火,这些流动摊贩即便被工作人员赶走,也会很快回来。
这样的情况,在白云湖其它出入口处同样存在。自白云湖开园起,这些流动商贩就在各个出入口处聚集了,经常造成出入口人群拥挤、环境脏乱差等。对此,不少游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现这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园区内餐饮、购物点较少,而出了园区就是城中村,没有正规的餐饮、购物、休闲等服务,“基本上只能在园区内玩,想吃饭买东西都不行。”
现状2 停车难问题待解决 公交站设置欠合理
除了园区出入口设施简陋、环境卫生堪忧,停车难也是不少市民抱怨的问题。记者发现,在网上搜索到白云湖的路线,均显示为从石井大道经东门入,然而东门并没有设置停车场,游客只能将车停在石井大道边,等游玩出来,车上已被贴上了违章停车的罚款单。
白云湖街城管科负责人何望平介绍,白云湖在建湖之初就没有规划停车场,由于目前尚未开通地铁,加上离市区较远,开车来玩的人较多,特别是节假日,更是无处停车。很多人不知道,临近白云湖的夏茅、环滘经济联合社均建有停车场,可以供游客停车。
不过,由于白云湖4个出入口只能通过园区相连,从外面并不能直接从一个出入口到另外一个出入口,因此停车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也让附近一些居民看到了“商机”,在周边道路乱收停车费,且屡禁不止。“停车难影响了白云湖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急需解决。”何望平坦言。
记者了解到,白云湖开园后,虽然开通了982、983、984等公交专线,但部分线路的设置不够合理。例如,982路公交车总站位于环滘总站,紧邻白云湖环滘出入口,虽然方便了游客,但是设置在道路中间,公交车停放影响了附近居民出行。又如,984公交车总站位于大朗,公交车站点位置较偏僻,离出入口也有较长距离,让游客感到不安。“如果从白云湖出来的时间较晚,会觉得很害怕。”游客苏女士说。
困局难解 花大力气综合整治 只能隔靴搔痒
街 道 市相关规划未落定 无法根本改变现状
对于新成立的白云湖街来说,白云湖是街道的重要门面,将其打理好,无疑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何望平告诉记者,白云湖开园几年后,慢慢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给街道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因为规划不合理,周边村社居民也没有享受到白云湖开园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变化,反而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据了解,白云湖街成立后,一直将白云湖周边综合整治作为全街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春节前,该街联合了城管、综治、交通、市政管理所等部门,对白云湖周边的环境、安全生产和景区游乐设施、餐饮等进行综合整治。“花了很大力气,但效果并不理想,希望上级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积极解决。”何望平说,对白云湖建设的思考早从原石井街时就开始了,但是市里的相关规划迟迟没有落实,他们的努力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村 社 周边环境没有改善 集体经济收入变少
环滘经济联合社党总支书记李成就告诉记者,物业出租和皮具、鞋类等生产一直是联合社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方式也导致村里出租屋密布,外来人口多,生产和生活环境较差。
白云湖从规划到建成,环滘居民从上到下都很高兴,以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期待通过白云湖规划,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等了8年,没有等到期待中的改变,反而需要增加更多的管理成本,投入到白云湖周边管理中来。
李成就介绍说,针对白云湖环滘出入口附近脏乱差问题,他们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整治,但是每次整治后马上又会恢复原状。“要想真正治理好,我们至少每天要派出2名环卫工人打扫卫生,2名治安员驱赶流动摊贩,这样每年至少要增加10多万元的人力投入。”
白云湖工程的返还用地至今未落实,也影响了周边村社经济发展。如环滘二社因白云湖建设征地350亩,几乎是其所有土地,因返还用地没有落地,该经济社无法建设集体物业,剩下少量耕地也无法继续耕种,成了环滘经济联合社中唯一没有股份分红的经济社。
白云湖的建设也影响了周边的农业灌溉系统和生态环境,特别是切断灌溉水源和排水系统后,剩下的耕地无法再耕种。由于这些土地性质是农用地,不能用作其它用途,基本上就成了荒地。“土地不能用,集体收入就少了,村里的分红也少了。”李成就无奈地说。
期待质变 村民盼尽快完善规划 提升白云湖整体形象
街 道 建设一条环湖公路 一举解决多个难题
“我们一直在推进白云湖周边综合整治,希望上级部门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尽快完善白云湖周边规划,全面提升白云湖的整体形象。”白云湖街党工委书记张伟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针对种种现状,白云湖街进行了大量调查,期望制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现在最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建设一条环湖公路,让白云湖4个出入口都能顺利贯通。”何望平说,环湖公路建成后,不仅周边村社的停车场可以合理利用,通过在周边规划新的停车场和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场所,既可以解决停车难、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周边村社也可以实现增收。
对于近期节假日面临的停车难问题,何望平告诉记者,石井大道目前车流量并不是特别大,建议交警部门在紧邻出入口处的石井大道两边划出临时停车场,暂时解决部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设置交通标志,引导游客到周边村社停车场停车。
村 社 尽快完善相关规划 加快周边地区发展
在大朗经济联合社,靠近白云湖出入口一公里范围内,几乎都是荒地,这些农用地因为没有了农用水利系统,不能继续耕种。经济联社希望通过返还用地,对这些地进行重新规划,但迟迟没有等来好消息。
“上面的规划不下来,我们有发展想法也不能落实。”李成就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相关规划,资金方面可以自筹,“有了规划,从建筑风格到装修风格,包括下水道、路灯的建设,我们都可以按要求进行建设,这样也能实现对周边地区的有效管理,改变混乱的现状。”
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区规划分局在编制白云湖景区控规时,就将大朗经济联合社的返还用地纳入到了白云湖东北方向,但由于国土部门出具了该地块属于非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规划标准,导致方案搁浅。“目前在白云湖出口一公里范围内,仍有部分商业用地编入控规。大朗经济联合社的返还用地选址思路和想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只要国土部门出具相关符合土地规划的许可,区规划分局就可以将该用地选址,纳入到景区控规中。”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