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区长叶牛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景泰街调研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叶牛平指出,基于提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的根本目的,我区要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紧紧围绕“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方式方法,使社区服务更加贴心、贴身,使政府管理更加精细化,由此创新我区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冯炳辉陪同调研。
群策群力 打造网格化管理基本模板
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叶牛平一行先后到景泰街地缘型社区——隆康社区、已实现“村改居”彻底转制的平安社区以及已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大队指挥中心详细了解了相关工作情况。
目前,景泰街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中,其初步探索已取得扎实成效。一是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大中小网格架构清晰,已将街道作为1个大网格,17个社区居委会为17个中网格和67个小网格。二是小网格的基础数据、基础情况已彻底摸查清楚。三是依照街道的实际情况,明确了三层网格工作人员的配置方式。四是将管理服务内容初步明确入格,已将综治、城管、计生、民政、党建、其他共6大类36个小项的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入格,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服务责任和效率的问题。
叶牛平强调,景泰街要充分利用好这次试点建设的契机,将现有的多套网格进行整合、补充、完善,将社会治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每位网格员要对格内的每一户、每个人和每件事都了如指掌,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使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深入人心。他表示,下一步景泰街要按照市的安排部署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抓紧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突出信息化与网格化的互动关系;做好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服务管理水平,将基础网格员与辅助网格员尽量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群策群力,不断指导完善试点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将景泰街打造成全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本模板。
因地制宜 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据了解,按照市的相关要求,各区要在6月底前打造一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并以此作为推动社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叶牛平指出,我区要结合区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充分发挥景泰街试点的学习借鉴、启发思路的作用。
在现场办公会上,叶牛平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抒己见,热烈探讨了对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叶牛平表示,这次调研的目的是找出未来全面推广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思路与存在问题,各相关部门、街镇务必统一思想,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有着更贴心、更贴身地服务群众,政府服务更精细化、被动变主动的特点,要深入思考如何将自身已有的部门服务管理网格更好地融入新网格,形成“一张网”,成为与基层连通的“腿”,将以往难以深入基层开展的工作真正做好。
叶牛平强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资源配置、方案研究等,都要紧紧围绕“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工作思路实施。“网中有格”,即以社区居委会为基本管理“网”,按照我区生产生活实际分门别类、因地制宜细分“格”,突出每个“格”的服务管理特点;“按格定岗”,即根据“格”的特点配置岗位并综合设岗,明确基础网格员以及辅助网格员的人员配备模式;“人在格中”,即理顺基础网格员和辅助网格员的关系问题,基础网格员是专职干部,辅助网格员则要把职能部门和街镇的管理力量整合起来;“事在网中”,即做到“五个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跟踪、早处理、早反馈,在网格中将事项及时处理。
叶牛平指出,我区要以“先办好试点,再稳妥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网格化的融合问题,抓紧起草全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指导性意见,并尽快将指导性意见下发给各街镇,让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张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