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我区在鹤龙街召开了全区严控“两违”工作及有序建设审批现场会,有关部门和镇街交流学习了有效经验做法,区长叶牛平总结了第一季度工作,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他指出,此次现场会相比以往有了重大转变,我区已由单一的强调严控“两违”,转向与有序建设审批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强调,尽管目前我区在严控“两违”、有序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部门、各街镇仍然要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我区“两违”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并走通有序建设审批的阳光大道。副区长潘志军参加了现场会。
严控“两违”、有序建设势头良好
会上,区城管局和区国土房管分局先后通报了全区2015年第一季度查控违法建设、查控违法用地工作情况并部署了工作任务。随后,钟落潭镇、太和镇、人和镇、江高镇和石井街分别汇报了严控“两违”工作情况;鹤龙街重点介绍了引导村(居)民住宅建设规范化报建的情况,会后,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该街鹤边村鹤边南路一巷6号村民建房备案与施工情况。
据悉,第一季度全区新增违法建设181宗,新增宗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5.1%;今年以来全区共拆除违法建设86宗,总清拆面积4.9万平方米,与同期相比有了明显下降;第一季度全区已完成备案的建设项目161宗,其中村民住宅建设146宗、村社公共设施15宗。另外,全区经过高强度、高态势的清拆整治,1-4月新增违法用地较去年同期面积下降27.3%,其中耕地面积下降52.5%,全区查控违法用地监管形势总体稳定、基本可控并逐渐好转。
而在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的鹤龙街,于去年底出台了《鹤龙街村(居)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使村(居)民建房备案报建更具可操作性。新的村(居)民建房备案管理政策实施以来,该街违法建设量从备案前的10.25宗/月,下降到1.5宗/月,且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目前,鹤龙街村(居)民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可控、规范、有序。
现场会认为,鹤龙街的村民建房通过有序建设审批,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很好地落实了疏堵结合查控“两违”的工作思路。尤其是该街充分发挥村社作用,不仅做好备案工作,还把好审批质量关,在村社一级保障质量安全性和政策不走样,这一经验做法值得各街镇认真学习借鉴。
真抓实干有效控制“两违”
近些年,我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合法建设的阳光大道,率先出台了《严控违法建设建立疏堵结合长效工作机制有关指导意见》作为总纲领,再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有关建设项目按规定办理审批(备案)和开工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白云区集体建设用地项目办理建设审批开工手续依法建设工作指引》、《关于促进投资、落实监管、优化施工许可服务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白云区临时性建筑和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办法》等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了对建设行为的管理,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的全链条覆盖。
虽然目前我区严控“两违”及有序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未备案村民住宅建设数量仍居高不下,非村民住宅建设略有反弹,拆、控、停等措施面临时间挑战,“两表一铭牌”有序建设机制落实不平衡等。
叶牛平指出,近两年我区创新手段,大胆提出以拆促控、以疏为主的疏堵结合工作方法,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增违法建设明显下降,拆除违建任务明显减轻,多数街镇无新增违法建设,村民住宅建设备案与村社公共设施备案开局良好,违法用地整改工作也取得良好成绩,这一严控“两违”、有序建设的良好趋势,是区委、区政府一直追求的发展目标。
叶牛平强调,我区不能再陷入一味拆除违法建设、整治违法用地的怪圈,必须保持这种良好的严控“两违”、有序发展的势头,各部门、各街镇在面对工作成效时,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我区“两违”长期得到有效控制。今后我区仍然要一手抓管控、一手抓建设,堵死违法建设的歪门邪道,同时走通有序建设审批的阳光大道,彻底摆脱“两违”屡禁不止的乱象,以破解长期制约我区土地低效开发、低效利用的困局,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谋求白云经济社会发展。
叶牛平还表示,各部门、各街镇要坚定信心、瞄准方向,将严控“两违”、有序建设工作做得更好。特别是各街镇一线管理人员,要真懂政策、解读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村民依法有序建房,及时遏止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的不良苗头。(张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