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球经济表现低于预期,国际贸易市场持续不振,作为我国第一外贸大省的广东压力空前。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广东进出口同比下降2.8%,不过在全省外贸低迷环境下,广州市外贸则有小幅度增长。广州市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仅南沙、番禺、白云和荔湾4区实现外贸增长,其余8个区外贸表现疲软。其中,白云区进出口同比增长逾8成,在各区中表现抢眼,成为推动广州市外贸小幅增长的主要动力,爆发力惊人。
记者从区科工商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区进出口总值实现2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9%,完成全年任务的28.4%;出口总值实现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表现抢眼。其中,龙头企业势头稳定,新进企业贡献明显,旅游购物商品等新业态成为拉动我区外贸的主力军,而民营企业更是撑起了我区外贸进出口的半边天。在这逆势飘红的成绩背后,是我区努力推进外贸新业态、支持民营制造类企业增资扩产等举措初显成效。
区科工商信局局长刘晓明表示,下一步,我区在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的同时,还将为现有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龙头企业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新进企业高端化促增明显,存量企业发展稳中有升,实现企业全面提速发展。刘喜冰 杨凯
亮点 外贸新业态方兴未艾一路飘红
去年,我区积极响应广州市“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推荐广州欧于美贸易公司(下称“欧于美公司”)为旅游购物商品出口试点企业。
一年来,欧于美公司发展迅猛,并于去年跃进全国200强企业。仅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出口额就达5.3亿美元,预计全年可完成超过15亿美元的出口额。目前,该公司员工只有30余人,如以35人计算,一季度每个员工手上均有1500万美元的订单,平均下来,每人每天都有上百万人民币的出口额。
欧于美公司为何能在逆势中实现增长?该公司总经理高孟介绍说,公司之所以赢得外贸出口市场,得益于其顺应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趋势,为中国跨境电商“走出去”提供了海外仓库、商品分拨以及商品派送等综合服务,也为海淘者提供了仓储、物流等一系列服务。
记者了解到,欧于美公司在白云国际机场保税区拥有6000平方米的保税仓,依托高捷物流,为从中东、非洲等来广州购物的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外籍游客到广州后,要了解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情况,大到玻璃吊灯、实木衣柜,小到塑料凉鞋、手机壳、玩具等,我们都派人带他们到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购买。”高孟说,这些出口商品大多数来自天光墟、一德路等广州市内的专业批发市场。
“依托白云国际机场这个空港门户,空港成为了这些商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方便快捷。”高孟的话,道出了欧于美公司落户白云的初衷。
据了解,欧于美公司依托白云的区位优势,再加上高捷物流的优势资源,将物流与互联网很好地融合了起来,定制出了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南航、马航、国航、东航等航空公司都是我们金牌的合作伙伴,在物品舱位及航线上都有很稳定的保障。”高孟说。
像欧于美公司这样致力于做旅游购物商品出口的广州市试点企业,今年我区又新增了3家,其发展态势将在今年二季度的外贸进出口数据上有所显现,成为拉动我区外贸进出口发展的生力军。
区科工商信局副局长崔伶俐介绍,“旅游购物商品”起源于义乌的小商品,是指旅游渠道进入国内的外汇资金在境内进行购买后携带出境的贸易行为,具有不征收出口关税、不涉及出口许可证、不涉及知识产权、不进行出口退税等特征,这也是我区去年积极推进外贸新业态的举措之一。
抓手 助力民营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
今年一季度,我区外贸总体形势稳定并传递出积极信号,凸显出了我区近年来经济结构优化转型调整、外贸加速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果。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倍,在排名前50的出口样本企业中,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进出口值4749.4万美元,其中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市奥迪诗音响科技有限公司都增长了30%以上。在我区进口、出口排名前50的88家企业中,有65家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值92629.8万美元,同比增长3.3倍。
从数据来看,我区外贸数据逆势飘红,除了得益于外贸新业态的发展,还得益于我区对辖内企业增资扩产所作的努力。
崔伶俐介绍,去年我区为辖内有潜力的优质制造类企业开拓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优质民营企业是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针对订单充足、产能不足的企业,我区探索出了增资扩产的路径,促进企业释放出更多的产能。”据了解,我区通过支持白云电气、白云清洁、欧派家居、雄星塑料、中慧电子等企业对现有厂区进行改造,或整合相邻物业,缓解了制造类企业用地不足等难题。
除此之外,我区在推动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也下了工夫。在继续巩固和扩大鞋靴、小电子等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我区还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从组装、加工到研发、设计等环节升级。例如,白云雄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便创立了自主品牌,并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对该公司下一步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
创新 跨境电子商务赢得更多海外市场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外贸业态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新”也成为了众多出口企业的共识。
区进出口商会秘书长汤庆林介绍,今年春交会调研数据显示,我区企业在出口商品品牌结构方面,自主品牌占40.96%,海外订货商指定品牌占54.12%,有48.43%的企业表示,在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资金方面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在创新路上,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那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如何转变思维“触电”呢?
位于棠景街的广州飞尚鞋业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公司成立3年,就完成了从创业团队到“四上”企业的升华。据该公司总经理林志峰介绍,企业跨境电商领域的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成为企业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目前,该企业主要通过阿里巴巴、ebay、亚马逊三大电商平台进行外贸电商营销,平均每个平台的业绩较去年增长了1倍多。
这只是传统企业将市场延伸至跨境电子商务的一个例子。今年1月,我区的林贰林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成为广东省获得商务厅函复同意的首批2家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饮得“头啖汤”。此外,我区的广州市易江南贸易责任有限公司、广东高捷航运物流有限公司、广州荟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也列入广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重点培育企业。
在鼓励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我区还鼓励辖内专业市场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同时组织三元里皮具企业抱团参加广交会,扩大我区专业市场影响力。目前,三元里皮具企业已组团参加了3届广交会。在今年春交会上,我区箱包企业成交额达837万美元。
展望 鼓励白云制造扩大出口走向世界
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再加上我区在外贸稳增长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实现“开门红”的同时,预计下半年我区外贸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形势良好。
作为外贸新业态,旅游购物商品出口方兴未艾,为我区外经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崔伶俐介绍,今年我区将拿出一定数额的配套资金,扶持旅游购物商品出口企业,依托空港经济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促使外贸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业务对接,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以三元里皮具批发市场为例,都说“世界皮具看三元里”,但在我区外经贸经济数据上却显现不出来。如何发挥三元里皮具集散地的优势,走转型升级路径是大势所趋。对此,我区将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依托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市场建立集产品展示、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品牌营销、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专业化采购平台,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国际采购中心。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优质民营企业撑起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半边天”。广州博澳斯电器有限公司就是其一,该企业专注于海外市场,目标客户以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居多,在国内基本买不到该公司生产的冰柜、冷藏柜。据该公司董事长赖树南介绍,该公司致力于发展外贸,已将生产设备提升至自动化生产水平,在产品舒适度体验、质量等方面下了“重本”。
除了专注外贸市场的企业,我区还有白云电气、白云化工等在国内专业领域表现一流的企业。崔伶俐表示,区内优质民营企业众多,占据国内市场主流且发挥风向标作用。下一步,我区将依托辖内优质民营企业集聚优势,鼓励民营企业继续扩大出口,让白云制造走向世界。
除了“走出去”,我区还积极引进了华南地区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九元航空总部落户白云,其一跃成为我区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龙头企业。“这是我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努力的成果,也将成为今后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向。”刘晓明表示,今后,我区将有针对性地引进有实力的外资外贸类企业,为我区外经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