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分类分片分步推进七大片区更新改造(图)

我区将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

发布时间:2015-03-20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日前,市委全会要求把“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制定全市“三旧”改造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摸清连片“三旧”改造底数,积极争取“三旧”改造享受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落地白云来看,我区的土地空间和发展潜力拥有其它五个中心城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实现质量效率集约增长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区委全会提出,我区要坚持政府主导、连片规划,分类分片分步推进白云新城、陈田永泰、棠涌、嘉禾望岗、创意产业园、同德围、罗冲围七大片区的更新改造,加快永泰村危旧房改造,推动田心村、小坪村改造进入实施阶段,启动萧岗片区整治改造,稳步推进陈田村改造进程。

  具体而言,我区将利用多路径推进“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改造,推动已批复项目依法开工建设,筛选新一批符合条件的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地、历史合法用地等项目实施改造,结合功能布局选择性开展村社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形成高价值经济业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现状:永泰村更新改造已率先全面启动

  从面积上看,我区拥有其它五个中心城区两倍之多的土地面积,建设用地规模263平方公里,其中“三旧”(旧城、旧厂、旧村)用地面积为133.74平方公里,占广州市“三旧”改造总用地面积的23%,为全市之首。

  区委全会提出,今年我区将通过政府主导、连片规划、包容性发展,综合运用“政府收储+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旧村综合改造整饰相结合”的连片改造模式,分类分片分步推进白云新城、陈田永泰、棠涌、嘉禾望岗、创意产业园、同德围、罗冲围七大片区的更新改造,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实现“改造一片、富裕一片、美化一片”。

  作为李克强总理考察的重点区域,永泰村更新改造工作已全面启动。日前,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工作方案(初稿)》,列出了永泰茶山庄旧厂房地块改造、安全隐患整治、旧村综合整治等方面的“责任清单”,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所有的工作都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村社负责准备提供相应的材料,到点了就跟有关部门对接。”永泰实业总经理徐志强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底前,村社要与各职能部门合力完成申领规划设计条件、选择合作企业、建设工程规划审查等8大项目共11个方面具体的内容。

  目前,永泰茶山庄集体旧厂房改造项目的申领规划设计条件环节中,区城改办已完成改造范围界线核查,区国土房管分局已发放土地权属确认函。下一步,区农林局将指导永泰村通过“三资”平台选定合作企业,共同推进立项、报建、施工手续办理等。

  路径:分片分类分步引导土地高效利用

  从路径上看,我区正在实施分片、分类、分步的盘活存量土地的方法。分片即连片推进;分类即旧村、新村、旧厂区别对待;分步即先着眼于提升集体经济收益改造集体物业,同时推进旧村整治,解决消防隐患,补齐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待条件成熟后再推进旧村改造。

  据悉,我区今年将推动田心村、小坪村、陈田村等城中村全面改造进入实施阶段。其中,田心村已启动合作开发企业公开招标程序,相关公告信息已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小坪村规划及改造方案已获市审批通过,目前正进入拆迁补偿方案编制阶段;陈田村所在的片区规划已稳定,改造进程有望全面提速。

  同时,我区将结合功能布局继续开展村社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安全整治与转型升级,推动建设一批办公楼宇、小微企业总部园区或电子商务园区,引导化妆品、皮具、鞋服、汽配等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展贸、电商等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促进企业类型从“小、散、乱”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总部运营转变。

  “三旧”的用地属性主要为集体建设用地,为确保未来不再产生新的“三旧”,我区今年将健全村社经济发展建设项目的管理,选取“三旧”改造与工业小区改造共20个用地条件成熟的村社集体历史经济发展用地、历史留用地项目,通过政府主动介入,做好产业引导和政策指导的方式,公开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参与留用地项目建设,确保土地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

  纵深:创新监管制度有效实行疏堵结合

  从监管上看,近些年,我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科学规划、合法建设、正道生财的阳光大道。尤其是《严控违法建设建立疏堵结合长效工作机制有关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后,我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引导村社、村(居)民合法合理建设,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整治违法建设问题,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底,区政府常务会议相继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有关建设项目按规定办理审批(备案)和开工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等4份重要文件,将村民建房、村社公共设施、工业小区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三旧”改造、村社集体留用地经济发展用地等有关建设项目纳入监管,力求做到依法依规推进我区的建设项目。

  区城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文件对能够进行建设的项目类别进行了说明,对建设工程能够疏通的一面进行了说明,对严堵的一面同样予以了明确。

  堵  铁腕手段堵住违法建设

  据区城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非刚性居住需求的村民建房、与目前现行控规不吻合的建设项目、不能按照区委区政府审议文件所执行的项目,均要严格按照违法建设项目进行处罚,“对于这类项目,我们要坚决实行拆除违建面积、处罚责任人。”

  “目前国家对村民建房有严格规定,一是要满足一户一宅,二是面积控制在280平方米,三是必须为刚性需求。之前在太和镇调查发现的违建项目,其中满足上述三者要求的并不多,这就意味着剩下的皆是村民违建,在下一步工作中都要进行严肃处理。”上述负责人说。

  由于我区实施的多项盘活存量土地措施中,采用了制度创新的新方案,使得部分原有管理机制未能与新措施做好嫁接,个别项目的安全监管甚至出现了空白。《关于加强白云区临时性建筑和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办法》下发后,将为我区诸多在建或筹建项目提供安全生产监管路径的指引。

  疏  制度创新促项目加快上马

  文件除了对堵的一面的冷酷,也有对疏的一面的温情。上述的四份文件对村民留用地、历史经济发展用地、“三旧”改造用地项目存在的业务办理路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创新,从项目备案、用地审查、规划技术审查、建设审查与施工许可5大方面,对项目进行细致化、个性化管理。

  区城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留用地、历史经济用地、“三旧”改造用地在具体实操过程中都有其特殊性,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办理,估计大半改造主体企业都会打退堂鼓,“我们本着流程短、见效快的原则,实施了诸多预审理的程序,意在通过简化流程的方式,给改造主体企业以信心和动力。”

  据悉,区内村民留用地、历史经济发展用地、“三旧”改造用地均实行了双轨制办理模式。有条件按照正常流程办理业务的项目,依法依规通过项目备案、申请《建设用地批准书》、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从而实施项目拆建工作。而现阶段无法提供相应材料的项目,则要通过《通知》业务创新流程进行办理。

  “对于无法及时获取相关许可证件又希望早日开工建设的项目,可以依据发改、国土、规划、城改、建设等部门出具的预审核或是技术意见开始建设,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全部的手续报批完善后才能动工。”上述负责人表示,文件从客观的时间成本问题着手,创新了业务流程,给了项目发展提供空间,给予了那些目前无法拿到相关许可证的项目信心。

  “我们不能把行政审批上的时间成本,转嫁到项目改造主体企业上。希望通过简化行政流程,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为全区项目建设杀出一条新路子。”该负责人说。(白洋)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