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已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目前在核对、补充和更新数据
在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系统找到某突发事件所在地后,就能立刻确认是什么场所,找到该场所负责人联系方式,还能查找风险隐患,找到最近的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等,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应急救援……这样的数字化应急管理模式在我区将成为现实!
记者从区应急办获悉,我区城市运行与应急指挥平台系统(以下简称平台系统)已经在试运行。数据采集是平台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平台系统试运行的重点工作,我区此前已进行两轮数据采集工作,目前正在核对、补充和更新相关数据。
已采集场所等20类基础数据
近日,记者走访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看到,工作人员登录平台系统后,随即点击界面的一处,即显示出该处为一所学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一平台系统正在试运行,等到数据都采集录入完毕后,点击这一学校场所时,就可以立刻显示出相关风险隐患、救援队伍、救援物资、联系方式等等详实的资料信息,方便决策层判断分析和决策,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应急救援。
区应急办负责人介绍说,此前,区应急办开展了两轮数据采集工作,先后采集了街镇村社、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及物资、学校医院、各类灾害风险区、各类危险源、重点工商企业、村社出租屋等20类基础数据,这为新一轮的数据采集工作打下了基础。
记者从最新的数据采集统计情况表看到,在重要场所方面,数据涵盖了学校、医疗卫生资源、水旱灾害风险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地质灾害风险区、生产安全危险源等,其中生产安全危险源统计有加油站88个、地下中低压天然气管道700公里,其它37处。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面所提到的数据,可以说是平台系统的辅助决策、地图展示、挖掘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工作原料;平台系统可以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日常应急值守、突发事件处置评估、风险隐患监测分析和应急体系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正在核对、补充和更新所有数据
也正是由于数据能为日常应急值守、突发事件处置评估、风险隐患监测分析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系统的数据必须是动态的,并不断更新,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目前,我区正在新一轮的数据采集工作,也就是核对、补充和更新相关数据。
区应急办负责人表示,对去年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新核对,才能确保数据正确无误;至于数据补充,就是各单位根据下发的填报目录要求,补充相关项目的内容;数据更新则是根据人员、物资、地点等情况的变化更新信息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促使了数据更新维护机制的建立。据了解,平台系统由各街镇负责所属辖区的数据更新,各区直部门负责所属行业、领域的数据更新。这样一来,属地、行业和领域方面的数据都得以不断更新,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记者了解到,区应急办在数据采集渠道上进行了创新。也就是说,利用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系统的服务器建立了数据采集交互平台,为各单位建立了相应的文件夹,从而来支持数据采集的文档及电子表格的上传下达。
工作人员现场登录数据采集交互平台,给记者展示了数据采集的操作。在操作方面,和普通的办公操作类似,既可以下载数据采集文档资料,也可以将完成的电子文档、电子表格上传(复制或剪切)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利用数据采集交互平台采集数据,而不是使用常规的电子邮箱,这样就实现了既安全又快捷地集中汇总数据。(全碧芳 通讯员/龙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