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白云临空经济崛起正当时(图)

发布时间:2017-01-05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回溯白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兜兜转转30年,白云的发展自始至终围绕着白云国际机场而相生相长。旧机场带来了白云商贸业与制造业的兴盛一时,而与机场的搬迁同时到来的,则是白云的发展陷入长时间的迷思。

  现在,随着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热潮席卷,白云迎来了再现繁荣的契机,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白云正化身为广州发展临空经济的主战场,以空港经济区与白云新城为双轮驱动,辅之以航空小镇的崛起,让筹谋10年的临空经济发展蓝图,终于开始闪现梦想照进现实的耀眼光芒。策划/王玲 执行/陈亮嘉

 

  时代机遇:白云成广州临空经济主战场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证据便是从未有任何一个时间点,广州像今天这样将临空经济视为城市经济之命脉所在。

  广州市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这两大核心级别发展纲领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无一不突出了“航空”在广州发展蓝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获批设立,更是为临空经济发展添上了国字号的“助推器”,将极大助力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航局以《关于支持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发改地区〔2016〕2810号),同意广州设立临空经济示范区。示范区规划范围东至流溪河、南至新石路、西至铁山河-106国道-镜湖大道、北至花都大道,总面积共135.5平方公里,其中机场区域面积41.64平方公里。

  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全球航空枢纽的国际竞争力。据悉,白云国际机场将在2018年启用T2航站楼,预计2020年国际航线达150条,年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未来,随着白云国际机场第四、第五跑道、第三航站楼的建设,以及机场的陆侧交通建设网络和空域资源的优化,白云国际机场2025年的旅客吞吐量有望达1亿人次,成为全球重要的航空综合枢纽之一。

  “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就有76平方公里在白云,白云作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桥头堡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区发改局局长伍伟强阐释我区借势发展的思路所在,“我区更要进一步深化与白云国际机场、各航空公司、市空港委的目标协同、规划协同、行动协同,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完善空港配套服务,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总部集聚区。”

  在中山大学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张光南看来,广州实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以来,通过白云国际机场全球航空网络的完善,对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产业流等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并产生了以“交通枢纽”建“经济枢纽”的效应。

  坐拥白云国际机场的白云,相比条件相似的花都,又有着紧邻中心城区的巨大区位优势,无疑将会是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战场,进而“变身”广州临空经济的发展引擎,潜力不可估量。

  立足于自身区位特点、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我区的临空经济发展蓝图迅速铺开。

  当前,我区正在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全面启动临空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北拥空港门户、南邻中心城区优势;北部空港经济和南部白云新城以空港大道为轴线,架设了临空基地+总部经济间互通的桥梁,加速了产城相融的步伐;吸引了一批航空运营、维修、培训、研发等国内外或区域性航空服务运营中心进驻,打造航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广州航空产业基地、东方航空及华南国际商务航空等一批重点临空产业项目建设,我区着力于推动航空产业链向航空电子、航空金融、跨境电商、商贸会展、旅游休闲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延伸,形成完善的临空产业体系。

  双轮驱动:新旧机场蜕变南北两大经济圈

  2016年,足以称为白云临空经济腾飞的标志性一年。

  7月29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破土动工,三期工程完成后,将建成亚洲规模最大、全球最繁忙的商务航空枢纽之一。

  10月10日,中航油集团继年初在我区成立子公司后,又以10.9亿元拿下白云新城AB2909046地块,计划建设其南方总部基地,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

  10月16日,东航集团总经理、东航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勇为东航广东分公司揭开了帷幕,宣告在穗扩大布局,未来5年预计投入60架飞机。

  11月5日,穗佳华南空陆联运集散枢纽项目(一期)正式动工建设,将打造成“基地+网络”、“陆运+空运”、“电商+快运”的一港三地新型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平台。

  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大动作,大多都堪称破冰之举。如白云国际机场FBO,不仅一举改变我区航空产业一度发展迟缓的窘境,同时亦为白云乃至广州的商务航空业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诸如此,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落地、启动,正在引发白云临空经济的深刻蜕变。

  一方面是像白云国际机场FBO等一批重大项目在空港经济区的推进,突破了长久以来的平淡局面,加上九元航空总部基地、华南国际商务航空公司、广州泰翔通用航空公司等项目的蓄势待发,我区临空产业终于显现清晰轮廓。以白云国际机场为半径,在人和镇也逐渐构成了临空产业圈,依托广州打造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产业在此的崛起显然只是刚刚起了个头。

  而临空经济的另一个焦点,正是在万众瞩目、前身恰恰是旧机场的白云新城,其正以广州新CBD的姿态活跃在世人眼前,而在此渐显雏形的航空产业总部经济圈,则犹如皇冠上的明珠。最重要的两大砝码,无疑便是东方航空广东公司、中航油南方总部基地两大央企的入驻。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双雄”本身的巨大经济效益,更将可能围绕它们吸引到更多的航空产业相关企业纷至沓来。

  “像东航这样的龙头企业一旦落户,与其相关的配套企业必然也将随之到来,从而可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壮大白云的临空经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产业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陈和认为,正因此,如何让北部空港经济区与白云新城形成联动发展,相辅相成,是白云发展临空经济的关键所在。

  联动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交通问题。在轨道交通上,地铁2号线、3号线的存在使两地人流的往来更加便利。在道路交通上,空港大道、机场第二高速等一批联通机场的道路建设,也在带来加速推动两地临空产业联动发展的希望。

  尤其是被列入市重点工程的空港大道,其南接云城西路,北至白云机场,全部建成后,便能成功与其他道路共同形成从广州火车站到白云国际机场的城市主干道,贯穿白云新城、综合服务区、空港经济区。我区中部南北向交通不畅问题也能因此迎刃而解,并将带动沿线重点项目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收储及综合开发建设,堪称白云自己的交通与经济动脉,成为串起两大经济圈的关键之脉络。

  航空小镇:创新宜居空港区的最佳样板

  这一次,人和镇不偏不倚地站在了风口之上,这股风的名字,便是“国际航空枢纽”,而对人和镇来说,其中最重要的立足点无疑是“航空小镇”。

  去年年初,广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就提出,要加快申报国家级航空经济示范区,推动人和镇航空小镇建设。去年8月,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敲定“枢纽型网络城市”战略,航空枢纽建设全面提速,航空小镇作为其中关键版块,更是顺风得势。

  显而易见,航空小镇已然坚实地嵌入广州发展的战略部署,对我区临空经济而言则更具有深刻的内涵。我区将之视为航空产业高端要素的集聚之地,不但要容纳航空总部、基地这样的经济项目,同时亦要承担为企业员工提供生活配套的重要职责。“创新宜居空港区”,正是对航空小镇的准确诠释。

  人和镇党委书记黄俊强表示,航空小镇规划面积257公顷,当前正在空港经济区联动布局建立航空产业体系,旨在抢占先机,发展和引入一批航空企业与项目,如九元航空、华南国际商务航空、泰翔通用航空、白云机场FBO、穗佳华南空陆联运集散枢纽等,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同时建立临空服务产业体系,依托区域成熟商圈和便利交通优势,发展高端商业、电子商务、临空商贸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业态、临空经济的融合发展。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不断获得航空企业青睐,航空产业发展红火,但困扰人和镇的问题仍然存在。当前,空港经济区的开发重心集中在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配套设施远远不够完善,未能建立一个成型配套服务体系,导致航空产业关联和带动作用发挥有限,产业体系同样未能有效构建。

  已落户人和镇两年有余的九元航空对此多有体会。“我们的员工不断遭遇居住、就医、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员工的流失率比较高。”九元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公司员工学历、收入均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周边的生活环境不能与之匹配,甚至出现了工作在白云,生活、消费在花都的尴尬情况。

  为此,人和镇将围绕航空小镇,加大住宅、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重点开发房地产及商贸业,打造宜商宜居城区,吸引高端人才居住,打造充满活力、具有高品质生活的区域。

  据悉,航空小镇将建设飞机展销中心、飞行员培训中心、航空文化馆、通航会展中心、机场配套服务居住小区、主题式飞行展览区、航空假日酒店等,并完善商业、教育、医疗等功能,形成良好的居住功能格局,吸引高端人才在这里安家落户,强化人才集聚和枢纽效应。

  目前,已选择毗邻白云国际机场及高增地铁口的凤和村4个经济社为试点,引进社会力量对破旧村落进行整村整饰,打造具有航空元素、特色风情、岭南情调的示范管理小区。

 

  观点

  临空经济不再“空讲”,发展亟待提速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对白云发展临空经济而言,更是最好的时代。

  回首前事,白云提出发展空港经济的设想,已近10年。但与丰满的理想相去甚远的是,广州此前的重心落在了“云山珠水”的布局,长期未能重视空港的建设以及航空产业的培育,致使我区试图发展临空经济却缺乏政策与规划的支撑,更遑论重大项目的落地。因此,我区的临空经济实际上经历了一段长久的停滞,甚至曾被外界笑称为“空讲经济”。

  而近年以来,变化已在切切实实地发生,航空枢纽的经济辐射效应逐渐引发关注,到2016年更是升级为广州核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由此便逐渐凸显我区在发展临空经济上的巨大优势,愈加呈现出实打实的发展效应。

  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机遇无比真实且珍贵,时不我待,如何紧抓机遇,借势打造发展的新动能,进而实现我区的凤凰涅槃,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未来10年白云的成败兴衰,或许很大程度上都系于此间。

  临空经济不是无源之水,必须有切实可依的抓手,方能将梦想化为现实。这个抓手,正是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这好比如果没有白云国际机场FBO的建设,空谈商务航空业的机遇无限只能是画饼充饥;如果没有空港大道的通车,空港与白云新城的联动发展都将是阻塞不畅;如果没有东航、中航油的落户,白云的航空产业依然是难成体系的小打小闹。

  必须看到的是,虽然空港带来了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而且未来将会更多,但往往都是快速流向了广州的其他城区,而正处于大发展起步阶段的我区,急需将这些人流、物流、资金流紧紧地留在白云。随着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步伐的加快,区域之间围绕空港资源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白云同样需要更多的作为,才能在其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箭在弦上,从未有任何时候如当下这般,白云的发展亟待提速。

  要达到以上目标,并无其他更多途径,唯有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切实推动重点项目落户,同时加快其建设步伐,才是最直接也最可行的方式。口头上的发展,图纸上的规划,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方能真正带来影响白云、拉动白云的深刻变化。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