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月中央部署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基层治理、行业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狠打击、治乱源、深挖伞、强根基,专项斗争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涉恶犯罪团伙244个,收缴、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9741亿元,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数、涉恶犯罪团伙数全市各区排名第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动了我区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案件类警情、涉恶警情2018年同比下降20.9%、13.6%,降幅全市第二。
铲除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区紧紧围绕中央明确的10类打击重点,从整治“城乡结合部”社会环境角度出发,将打击对象聚焦在基层村社黑恶势力上,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村霸”以及宗族黑恶势力刑事犯罪,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先后打掉太和镇园夏村刘某某、石门街红星村陈某某、均禾街石马村陈某某、白云湖街环滘郭某某、棠景街棠溪村梁某某等一批涉及民生领域的涉黑恶犯罪团伙,狠狠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我区还把扫黑除恶与查处基层腐败问题结合起来,深入查处农村基层和村社干部腐败问题,共对37名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党员干部予以立案,目前已处分10人。梳理排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线索166条,查处太和镇原党委书记刘某议、均禾街城管队队长苏某城、石门街城管队员赵某生等公职人员和村社干部“保护伞”16人,以及对65名有关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
其中,区纪委监委与公安机关建立了协同办案、线索移送、快速处置等工作机制,联手打掉石门红星、太和园夏、均禾石马、棠景棠溪等涉黑涉恶团伙,分别对参与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党员干部予以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涉黑涉恶团伙参与违法建设获取暴利的情况,我区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清拆,目前拆除涉黑恶人员的违法建设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效铲除了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净化社会风气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对此,我区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30个软弱涣散村(联社)党组织整顿工作,着力解决班子软、党员弱、管理乱等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压缩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空间。目前,我区派出的首批17位“第一书记”驻村10个月以来,17个村集体经济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太和镇大源村党的全面领导得到进一步强化,摸清了人、屋、集体“三资”、“散乱污”等各方面底数,彻底扭转违建多发势头;太和镇园夏村补选了村“两委”班子,健全了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厘清理顺了村社被侵占土地、物业管理、村社企业合同等问题;石门街红星村推动集体经济从两级管理向一级管理过渡、从分散发展向统筹发展转变,社员股份分红明显提升,整治成果实现共享。
记者还了解到,我区以扫黑除恶加强震慑,大大消减拆违治违、环境治理、“散乱污”等整治工作的阻力,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去年,我区共拆除违建6897宗、527.8万平方米,宗数和面积分别增长60%、86%,拆违面积居全市各区第一,迅速扭转违建多发势头。同时实施200宗环境提升项目,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并清理“散乱污”场所1.7万家,总量居全市各区第一,环保行政处罚和查封案件数均位列全国区县第一。
专项整治推动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
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群众安全感最直接的因素。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区通过扫黑除恶治乱,以社会治安乱点突出问题为导向,集中开展黄赌毒行业领域乱点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扫黄禁赌专项行动,由区主要领导亲自指挥,针对13个重点镇街先后两次开展“黄赌毒”突出问题清查整治大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红棉剑锋18”之扫黑除恶整治重点场所专项行动和打击整治涉赌违法犯罪半年攻坚行动,推动全区涉黄涉赌警情在2018年同比下降5.8%、8%的基础上,2019年1-4月再下降20.3%、25%。
如今,在扫黑除恶行动的强大震慑下,我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各类案件警情持续大幅下降,案件类警情2018年同比下降20.9%(降幅全市第二),2019年以来同比再下降14%;其中,2018年涉恶警情同比下降13.6%(降幅全市第二),2019年以来再下降13.1%。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涉恶犯罪团伙244个,收缴、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9741亿元,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数、涉恶犯罪团伙数全市各区排名第一。白云时事 郑少敏 通讯员/区扫黑除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