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白云成就

【回眸“十三五”】惠民布局谱新篇 民生福祉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白云融媒 字体大小: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名校请进来,医院建起来,社会保障筑起来,惠民设施“活”起来……五年弹指一挥间,白云却已变了天、换了脸,踏上这片沃土,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对人民生活品质的美好追求。

  “十三五”期间,白云奋进征途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一步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项项惠民利民便民举措,让民生福祉直达群众心底,让白云人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白云的民生路,没有终点站。

  全力外引内培

  汇聚优质教育资源

  时针回拨到2019年新生开学的那个夏天,石马小学12岁的黎嘉豪褪下“小六生”的外衣,摇身一变,成了广铁一中白云校区的初一新生,而在一年前,他和家人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家门口直升上这样一所名校。

广铁一中白云校区

广铁一中白云校区初中部迎来首批初一新生。(资料图片)

  这个9月,和黎嘉豪一样,413名小学生跃升成为广铁一中白云校区的首批学子。该校于2017年11月签约落地,初中部仅用一年半时间便竣工,准时开学,展现非同凡响的“白云速度”。现在,该校高中部也在快马加鞭推进建设,待建成,该校初高中将共设72个班,学生人数2880人。

  时光荏苒,春秋五度,一幅囊括了广铁一中白云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荟聚白云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去年9月,广东实验中学正式落户,拟在白云新城片区地块和东平片区地块选址设立两个校区,白云六中珠江、广外实验中学、广大附中实验中学、广大附中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加速聚集,与此前开办的白云广雅、白云华师、白云华附、白云广附等名校一起,筑起白云教育强大矩阵。

  引来名校云聚的同时,5年来,白云区教育在“修炼内功”上也是稳扎稳打:在原有近50所省、市一级名校的基础上,陆续培育出了培英实验学校、平沙培英学校、方圆实验小学、颐和实验小学、金沙中学、桃园中学等一批本土品牌学校。

  作为全市的基础教育大区,辖区中心城区与北部四镇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长久以来困扰白云区教育发展的大难题,要如何开出一条新路来?白云的答案是,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开办教育集团、引入知名高校,铺设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康庄大道。

  去年8月,北大培文投资集团入驻江高,在广州市投资建设的第一所学校白云区培文学校开工奠基;同年9月,区政府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签订了基础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该学院将在钟落潭镇成立广州市首个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这一举动被视为白云区在盘活农村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之路的关键一步。此外,太和片区布局了广外实验中学、华附太和学校等完全中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市教研院合作共建的花城实验幼儿园也正式开办。人和镇也将引入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开办或管理学校,并以市71中为核心,利用空港小镇优质资源打造特色学区。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大手笔推动集团化办学,目前已建成6大教育集团、5个教育“微”集团和20个教育联盟,覆盖面达131所学校,其中农村地区73所,辐射范围和体量在全市最大。同时,2019年5月,白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乡村教育振兴举措,着力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北部四个镇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联姻”三甲医院

  教育事业破局之路走出了新路子,医疗卫生事业也开启了新征程。

  30个临床医技科室、800张规划建设编制床位、42张病床规模的重症ICU、14间一级手术室……赶在“十三五”的尾巴,去年12月18日,白云孕育十载,倾力铸造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原区人民医院)如期而至,自此,白云有了自己的高质量公立医院,也给“十三五”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画上一个最期待的句点。

南方医科大学

2020年12月,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如期而至。(资料图片)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是白云耗费十年心血打造的一家三级综合现代化医院,去年与南方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以借力大医院的品牌效应和技术力量,将其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辖区医疗中心,助力白云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五年间,白云频频与优质三甲医院“联姻”,引进省、市高水平医院优势科室,组建4个城市医疗集团,镇村一体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先行先试“一元钱看病”惠民政策……一个个小布局,无不彰显着为民大情怀。

  截至目前,白云区有5家区属公立医院升级三级医院,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楼、区第三人民医院穗和楼、区中医医院新住院楼等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十三五”收官之年,白云区频频与优质三甲医院“联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去年5月,白云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签订协议,委托它们分别托管区中医医院和区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东中西医疗集群格局逐步成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五年间,白云区推进医联体建设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其中,区第二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区中医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已挂牌成立。城市医疗集团的成立,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人才、技术等纵向流动、下沉基层,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白云区通过整合专科资源,引进省、市高水平医院,共建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骨科、妇产儿科等25个专科联盟,搭建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基层医疗资源布局优化,无疑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去年12月31日,白云湖街、鹤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业,至此,白云区“一街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出了18个果实。与此同时,白云区还积极推进均禾街石马卫生站等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去年,白云区迈出了“中心卫生站”白云特色建设之路:5月,江高镇大石岗村中心卫生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8月,大石岗村中心卫生站正式推出“一元钱看病”项目,在医保门诊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仅需一元钱。至此,白云区实现了4个镇片区服务全网格覆盖,推进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完成人和镇岗尾村、大巷村等9家中心卫生站建设,努力打通基层群众看病的“最后一米”。

  稳就业强服务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现在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以后肯定还会更好。”刘先生是人和镇民强村村民,上有老下有小,他和妻子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两人都在附近企业上班,收入加起来每月过万元,而且买了社保,父母也购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基本生活和看病都有保障,“工资每个月都有结余,生活很满足。”

  就业是民生之本,端稳就业“饭碗”,方能托起民生幸福。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介绍,“十三五”期间,白云区把就业当作最大的民生实事来完成,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8.21万人,白云区就业服务工作在2017年、2018年度全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此外,全民参保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辖内居民养老、医疗等都有保障。

就业

白云区通过举办线下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等,拓宽就业渠道,满足就业需求。(资料图片)

  “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实现农村低保保障线与扶贫脱贫标准线两线合一,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80元,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增长66%。城乡特困人员标准同步提高到1728元和1806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47%和39%。五年间累计为23.78万人次困难对象发放低保等社会救助金1.86亿元,发放节日慰问金、物价临时补贴等补助资金2130万元,切实有效兜牢了白云区民生底线,确保困难群众不掉队。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也在“十三五”期间大步前行,白云区共建有区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一个、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22个、星光老年之家21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91个、长者饭堂140个、护理站16个、社工服务站23个,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镇街全覆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村居全覆盖。全区助餐配餐累计服务162.5万人次,其中上门生活照料累计服务6.06万人次,重度残疾人助餐配餐服务2.28万人次,为近8000名老人安装平安通。

白云区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居家适老化改造展厅。

  到“十三五”期末,白云区共有养老机构32所,提供养老床位15471个,同比“十二五”末增长4.8%,平均千名老人养老床位86张,位居全市之首。过去5年,白云区共新办老年优待卡48471张,累计为全区3980210名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发放长者长寿保健金2.256亿元,共为719023名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共计经费约1438万元,全区共7844人次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获理赔共706.84万元,切实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经济负担。

  在困境儿童方面,白云区也下了大功夫,把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列入白云区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白云区已基本实现对1500多名在册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从2016年到2020年,白云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从840/人/月提高至2570/人/月,孤儿养育标准从2000/人/月提高至2570/人/月,分别增长205.95%、28.5%。

  大投入广建设

  基础设施便民惠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过去5年,白云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基层派发了民生实事的大礼包。5年间,原22个镇街均建设有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各村(社)建设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站,打造一批集居民服务、群众活动、党员活动、图书阅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建阵地。

  昔日的卫生死角、烂地荒地变身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曾经的泥泞土路沥青化、混凝土化,往日的黑臭河涌如今水清岸绿、碧道萦绕……党建引领下,各村(社)民生实事、民生工程按下快进键,人居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一项项惠民便民设施直达群众心坎,生活品质也在节节攀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也在白云开了花。雄伟村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区供销联社与雄伟村共建,2018年底投入运营,辐射周边4条村约两万人。这里阅览室、活动教室、儿童玩具室等多个功能区齐全,打通了文化娱乐服务直达偏远地区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区供销系统7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共计开展农村老人、儿童活动2006场次,服务村民超过3.5万人次。

  2017年,区自助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区图书馆少儿天地正式开放;2019年,区图书馆分馆遍布原22个镇街……5年来,白云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阔步前行,2020年,区图书馆还打造26家微书房,将阅读飞进社区和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高品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谋划也在“十三五”期间开了新局,并迤逦展开,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广东画院等场所陆续落点白云、开门迎客,区国家档案馆已正式向社会开放,区图书馆白云新城馆即将开放。白云区还将在白云新城重点开发地区配套建设8000平方米的新文化馆,目前土地出让手续已经完成,正加紧推进建设。区工人文化宫、区体育中心、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也马不停蹄,目前区工人文化宫主体结构建设已封顶,区体育中心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建设。

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广东画院。

  这些年,白云区紧紧抓住文化这一灵魂,保护传承和规划利用好三元里历史文化、均禾平和大押、太和北村兰桂粤剧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全力打造火龙节、桃花雅集等文化品牌,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讲好白云故事,以更好地让白云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与此同时,白云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持续举办白云马拉松、“百村居”足球赛和羽毛球赛等走进基层的多元体育赛事,构建出“一镇(街)一品牌”的体育赛事格局,形成全民参与的鲜活景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路走对了,就不怕山高水远,白云这条民生路,没有终点站。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