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一举突破22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以上;软件信息企业从2017年的1500家增加到超1.2万家;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500亿元,增长近3倍,连续3年跃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前十强……“十三五”期间,白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书写出蓬勃发展的精彩乐章。
奋楫扬帆,砥砺前行。这五年,白云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提出“1358”发展思路,新旧动能加速转变,重点项目建设高歌猛进,激发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重点产业园区已然成为白云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图为广州民营科技园。(资料图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白云转型升级的突破期。1640.8亿元、1782.94亿元、1965亿元、2211.82亿元、2245亿元……数字,是见证成长的重要刻度,2016年至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勾勒出白云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前行轨迹。2019年白云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越2000亿元大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以上。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开局就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区委、区政府毫不放松抓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抓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推动经济加快回暖复苏,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经济发展要实现突破和跃升,必须抢抓机遇,在产业转型中发展壮大新动能。2017年9月,世界500强企业华为公司“牵手”白云,携手打造千亿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此后,紧随华为脚步,华为软件开发云广州创新中心、中软国际、软通动力、博彦科技、万协通等中国软件百强或行业领先企业就先后落户白云,在华为“朋友圈”的带动下,白云迎来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争相注册落地的热潮。
据统计,白云辖内软件信息企业从2017年的1500家增加到超1.2万家,建成5G基站超6100座,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上云”服务。仅去年,就有超170个新项目签约白云,成功引进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北大科技园、北京中关村、哈工大大数据集团、中软国际、粤通铁路、中国南方航空货运有限公司等优质龙头企业,协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白云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重大项目建设是引领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十三五”期间,白云正值转型升级的机遇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白云坚持以优质项目建设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白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5年来,白云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500亿元,增长近3倍,完成土地收储2.9万亩、出让超7000亩,分别增长8.6倍、2.3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重大发展平台加快建设
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
去年12月,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捷报频传:中关村信息谷、北大科技园、浪潮云等3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云湖数字科技大厦、白云湖滨未来科技广场等4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广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中关村企业联盟启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开发建设的提速升级,为白云加快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试验区和广佛同城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白云奋起扬鞭,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引擎工程”,高标准建设民科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等重大发展平台,通过加快土地收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等工作,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旨在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示范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重点产业园区已然成为白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民营科技园提质增效成效显著,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已上报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纳入市重点功能片区和“1+4”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白云新城总部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广州设计之都、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纳入市推进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项目。
广州设计之都纳入市推进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项目,图为其首批办公楼封顶。(资料图片)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去年以来,白云大地吹响项目建设的冲锋号。其中,民科园彩熠灯光、超讯通信、创显教育、纳新智慧医疗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报建量超百万平方米;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中关村信息谷、北大科技园、浪潮云等74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白云新城中航油南方总部等重点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投资大厦、广东交通设计大厦、高芯设计大厦、白云中交大厦、阿道夫总部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此外,一批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也集聚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广州西岸科技创新走廊罗冲围片区也将依托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重点发展智能汽车、车联网等产业。
“十四五”期间,白云将继续推动各平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联动发展,民科园要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要打造全国一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要打造“菜篮子”保障集成区、都市休闲农业首选区和新兴业态集聚区,广州西岸要构建数字经济和国际商贸集聚区,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集聚区要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壮大总部经济。
白云区积极建设法律服务集聚区,壮大总部经济。(资料图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夯实高质量发展长远基础
服务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十三五”以来,白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政策优势和优质服务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催生出强大市场活力。
白云城投大厦落地即开工,雪松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从拿地到开工仅耗时27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星唯互联开工耗时4个月……去年,白云区在经受住疫情考验的同时,出台实施《白云区加快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全面推行建设项目免费代办服务,加速重点招商项目拿地后半年内即开工建设,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去年,全区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93宗,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6.6倍、5.4倍。
去年2月,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从东莞迁至民科园,到去年10月,其产值已累计达2.2亿元,创造了工业企业由成立到投产、产值超亿元的最快纪录。“选择在民科园扎根,是被这里的营商环境所吸引,白云有培育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土壤。”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民科园内的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公司工人在调试设备。
近年来,白云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将企业开办的办事环节由11个压减为一个,开办企业所需时间由10.5天压减为0.5天;启动“不跑少跑,一次办好”政务服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可网办,网上可预约率达100%,“办事不用跑”事项比例达98.35%。
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港澳台服务专窗,服务企业。(资料图片)
去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助推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白云区在疫情发生初期就迅速出台《白云区复工复产八条政策措施》,建立落实省、市、区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每周督办机制,全力推进各级政策落地。后来又出台了《白云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相关措施实施方案》,为辖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两项政策共补贴企业近900万元,减免各类租金超9亿元,减免各项税费60亿元,提供各类金融支持超120亿元。同时,调拨超117.3万只口罩、3940支额温枪,派发给区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方,并协助重点企业申购口罩超192.5万只,有效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
“十三五”以来,白云共出台“普惠十条”“总部十条”“培优计划”“上市十条”“创新十条”“设计政策”6项惠企政策,以及《白云区促进招商引资企业落户若干办法》,形成既分梯度层次、又兼顾重点领域的“6+1”惠企“组合拳”,鼓励企业发展,吸引境内外优质企业与重大项目落户白云,增强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近年来,白云已连续3年跃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前十强。
回望白云这五年,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渡、寥廓江天的浩荡和豪迈,白云经济发展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已来,新的五年开启,白云必将披荆斩棘、接续奋进,抢抓机遇布新局,真抓实干求高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时代、跃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