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白云成就

【回眸“十三五”】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 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住了

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白云融媒 字体大小:

  楼房外立面明净通亮、沥青化路面干净平坦、消防监控安全设施更新、绿化公园清新怡人……“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共有57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通过改善小区硬件设施,增加公共空间的休闲、亲子活动功能等,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我区共有57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图为三元里街华园北小区。(资料图片)石建华 摄

▲“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共有57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图为三元里街华园北小区。(资料图片)石建华 摄

  下“绣花功夫”让老小区焕新颜

  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刚刚建成的小区口袋公园里,街坊三五成群休闲散步,有说有笑;小区里新铺设了沥青路面,楼道里整洁又明亮……完成微改造后,位于松洲街增槎路的华宇苑老旧小区活力焕发,街坊喜笑颜开。

  “不夸张地说,以前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我们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管道及道路建设标准较低,经常出现破损、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楼下经常出现‘水浸街’。”华宇苑小区居民代表梅姨介绍,小区还存在公共设施落后、休闲空间不足等问题。

  正如梅姨所说,排水排污管网堵塞,雨季路面常年积水,缺少运动休闲、休憩交流等场所,是华宇苑小区居民最关切的微改造内容。对此,该小区建设了口袋公园,增设了休闲健身器材,并铺设了透水沥青路面,改造了雨污管道,极大提升了小区的集水排水功能。

经过微改造,松洲街华宇苑小区增加了休闲健身空间。

▲经过微改造,松洲街华宇苑小区增加了休闲健身空间。

  “对比改造前,小区原本零散的休闲空间得到了科学、统一的规划,新增的休闲建设区域增设了儿童游乐器材,为居民增添了便利。不少因为小区老旧而搬走的居民,最近又搬回来住了。”华宇苑小区居民晏女士说。

  在微改造过程中,老旧小区居民最关注的,往往是排水堵塞、路面坑洼、供水不足等民生问题。对此,白云区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坚持贯彻“先民生、后提升”的改造思路,从水、电、路、气、消防等基本改造内容着手,优先解决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白云区坚持“面子”“里子”两手抓,补齐配套短板,提升人居环境,重塑社区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共有57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仅去年,白云区就完成了3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位列全市第一。经过微改造,社区的功能得到极大完善,居民的基本生活、运动健身需求得到了满足,老旧社区容貌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摸索成片连片改造、管养新模式

  通过微改造,老旧小区除了实现环境上的更新,还有机制上的革新。

  “这些开放式的老旧小区,长期依靠政府阶段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和街道自有财力垫付的兜底性基础服务事项,由于缺少专业化物业服务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疫情期间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景泰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街道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尝试,都因市场化物业企业“不愿管”、国有非市场化企业“很难管”、居民自治“不会管”,政府长期兜底则财政“背不动”、力量“跟不上”,而难有成效。

  去年,白云区成为广州市5个引入物业管理试点区之一,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业主自治、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根据每个小区的人员构成、地理位置等具体情况,探索市场化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国有企业参与建设与管养、居民组织自治等多种方式,逐步探索完善老旧小区微改造后续管养的工作机制。

  同时,白云区积极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后续管养,目前景泰街云苑景泰片区中的6个小区,已引入物业公司进行管养,以高标准、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打造活力社区,把更多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到基层,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白云区后续将把试点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推动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实现长效管养。

(头条,可裁一下)景泰街举行和家生活科技集团项目进驻启动仪式。

▲景泰街举行和家生活科技集团项目进驻启动仪式,6个小区有了“新管家”。

  在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中,白云区充分调动镇街、居委会、小区居民等基层和群众力量,共商共谋,共同推进,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让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得以保持,基层管理秩序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以微改造为契机,发动小区业委会成立了党支部,后续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能力、服务功能,凝聚居民力量,增强他们的社区治理、社区管理责任感,强化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打造长久持续的和谐社区。”云城街白云花园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质量推进重点片区改造项目

  “这是这么多年来改造最彻底的一次。”上世纪90年代就入住鹤龙街乐得社区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黄边北宿舍的居民周先生介绍,以前小区的卫生死角杂物堆积、杂草丛生,容易惹来蛇虫鼠蚁,这次微改造将公共空间重新规范利用,为居民休闲娱乐和小区面貌提升添砖加瓦,“改造后整个小区面貌大不同,现在可以环绕小区散步休闲,生活品质提高了不少。”

  不只是该社区,“十三五”期间,白云区一直以“先民生、后提升”的思路,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优先解决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截至目前,白云区已完成5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共改造疏通排污管网1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12万平方米,“三线”整治173.97千米,透水材料铺装及下沉绿地5万平方米,拆除小区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1.2万平方米,完善消防设施5685个,二次供水涉及户数886户,打通消防通道31个,加装电梯79台,增设停车位515个。

▲改造后的鹤龙街机床三厂小区路面平坦,还设置了机动车泊车位。

IMG_20210113_094642

▲改造后的鹤龙街生药研究所小区。

  “十四五”期间,白云区将继续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按照3个时间节点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48个。其中,到2021年,完成已纳入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剩余未完工19个项目(白云区共76个项目纳入计划,截止2020年已完成57个项目);到2025年底,完成29个新增改造项目。

  与此同时,白云区计划结合广州西岸、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平台、重点区域,选取了广信小区、云安路公安宿舍等16个重点项目纳入《重点区域、重点平台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工作任务清单》,拟定项目推进计划,压实工作任务,力争高质量推进重点片区内项目的改造工作。

  此外,白云区也意识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是推动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活水”。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白云区老旧小区微改造资金来源主要为市、区财政资金。为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压力,顺利完成改造任务,区住房建设交通局方面拟通过申报中央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以及引入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联合各方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白云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备足燃料”。区住房建设交通局方面表示,未来将充分整合调动各政府部门及专营公司的资金、资源、项目,共同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区环境面貌,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