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获太和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该规划透露,“十四五”期间,太和镇将系统科学规划空间、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东部依托帽峰山等优质生态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西部按照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布局规划发展,力争到2025年把太和镇建设成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的一流特色乡镇。
太和镇将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的一流特色乡镇。图为民科园及其周边。(资料图片)李程光 摄
打造宜居宜业创新经济高地
“十三五”期间,太和镇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广州市电子商务供应链研究院、白云区电子商务协会等落户,成功打造大源电商创意园等电商园区,新引入祥烜汽车销售服务、明煜商贸等21家汽车销售公司落户;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29个重点项目征(借)地交地工作,累计交地9300亩。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四五”时期,太和镇将坚持规划先行,系统科学规划空间、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东部依托帽峰山等优质生态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西部按照民科园核心区布局规划发展,力争到2025年把太和镇建设成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的一流特色乡镇。
未来五年,太和镇东部将依托和龙科技创新谷,加强与中科脑智对接,促成其在南方设立灵长类培育中心、灵长类模型构建与研究中心,盘活和龙水库北部政府储备地块、和龙水库南奶牛场地块的土地利用,打造城乡融合、配套完善、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创新经济高地;鼓励企业积极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园区,统筹推动头陂村百悦百泰项目、白山村农业孵化园项目落地生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无污染、高产值产业,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构建东部远郊村“美丽乡村群”和高端康养业态的集聚发展新模式。
同时,太和镇西部将坚持土地收储与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强化产业导入,保障产业用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合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完成田心、大沥、营溪等村城市更新工作,高标准推动谢家庄一社旧村改造项目落地,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认真规划原良种猪场、锦邦物流及周边停车场等地块产业形态,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整治低端物流园区,统筹推进地铁站周边环境综治建设,通过优质产业带动镇域环境面貌提升,打造太和核心区。
连点成片建设综合旅游园区
铺建临河碧道超过20公里,黑臭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省级卫生镇评估考核顺利通过,荣获2017-2019年度“广州市文明村镇”称号……“十三五”期间,太和镇持续改善镇村环境,水环境、“散乱污”、人居环境、重点村整治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推进生态山水与美丽乡村相融共生。
“十四五”期间,太和镇将加强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沙亭安置区建设,全面完成沙亭岗储备项目,结合广佛环城际帽峰山站建设场站综合体经济圈,保障京珠高速物流服务区智慧物流项目落地建成,打通“断头路”、完善周边路网框架规划,形成“外联内通”的交通格局,促进周边居住片区组团、成片开发,打造广佛环帽峰山站点产城融合新片区。
太和镇还将配合完成该镇广佛环线城际交通轨道、从埔高速、机场第二高速南段、永和大道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实施任务;平稳完成广州市第一看守所、兴丰应急填埋场、沙亭棚改安置区、穗丰村60亩收储项目、锦邦地块收储项目、太和文化广场储备项目等项目征拆工作。
未来五年,太和镇将持续擦亮干净整洁太和新名片,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加强河涌、小微水体综合治理,统筹形成生态空间更加稳定安全、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优质宜居的城乡生态格局。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五个美丽”行动,使全部行政村达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全面提升城乡形态。
同时,太和镇将以空港旅游、乡村旅游、商贸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为主导发展方向,整合穗丰红色文化路线、联升社学、客家文化、地方宗祠等历史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与优化城市休闲功能,聚焦沙亭、头陂、白山、穗丰4个村独有优势,重点打造华南快速干线和龙水库出口至帽峰山景区沿线主干道的景观提升,着重建设头陂公园至萤泉谷段绿道、大观花卉场花海、萤泉谷民宿群等产业,推动乡村旅游资源连点成片发展,建设集休闲、商务、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园区。